2020年開年,我國北方迎來了大范圍降雪,銀裝素裹,而在南國福建,依然綠樹郁蔥,溫暖如春。走近福州、泉州等地民營企業,但見工廠車間機器轟鳴、項目工地熱火朝天,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福建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經濟“三分天下有其二”,是支撐福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作為唯一一家總部根植福建的全國性商業銀行集團,興業銀行始終堅持與民營企業同命運、共成長,充分發揮總部優勢和集團化經營優勢,持續加大和優化金融供給,為福建民營經濟源源不斷注入金融“活水”。
截至2019年末,興業銀行在福建省內民營企業貸款余額912億元,服務民營企業4271家。其中福建省內傳統信貸企業客戶中,民營企業數量占比達83%,民營企業信貸余額占比45%;當年新發放民營企業信貸資金730億元,占比56%。
“點對點”創新構建專屬產品服務體系
福建鐵拓機械有限公司是集筑養路機械研發、生產、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由于生產線改擴建,項目資金短缺。為解決企業資金難題,興業銀行從項目方案設計、盡調審查、入庫變更、協議修改、抵押登記等全流程為企業提供福建技改基金融資服務,最終向企業提供4年期總規模1億元的技改基金授信額度。
“年利率低至3%,這筆資金為我們節省了約700萬元的融資成本。”福建鐵拓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技改后產能提升約40%,有力支持了企業轉型升級,不斷向高端國際化邁進。
福建技改基金由興業銀行聯合福建省、市財政共同發起設立,首期規模80億元,期限10年,2018年末已超額完成投放,2019年擴盤至120億元,通過股權、債權、股債結合等市場化方式投資于福建省工信廳發布的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清單中的項目,支持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技術改造、技術革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福建從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邁進。
到2019年末,福建技改基金累計投放企業103家,投放技改項目111個,投放金額119.25億元。其中,共支持民營(含外資、臺資)企業82家,投放金額85.57億元,占比71.76%,實現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投資比例超過1:49,增強了福建民營制造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資的信心。
技改基金只是興業銀行豐富服務民營企業產品“工具箱”的創新舉措之一。近年來,該行將產品創新的“發力點”對準民營企業融資的“痛點”“難點”,開發推出“小微三劍客”“誠易貸”“工業廠房按揭”“設備按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符合民營企業特點和融資需求的專屬信貸產品,構建起“以便利化結算吸引客戶、以差異化融資緊貼客戶、以增值化服務提升客戶”的專屬產品體系。
民營企業融資難,主要難在擔保和抵押,如何化解融資困局?
興業銀行一方面加大供應鏈金融產品使用,依托核心企業提供應收賬款質押、票據池融資、訂單融資、買方信貸等產品,解決融資擔保難題,并加大“交易貸”“年審貸”等信用免擔保類產品的投放力度,提高信用貸款在新發放貸款中的比重;另一方面通過與納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體系的省級再擔保機構、擔保機構的合作對接,通過“銀政合作”“銀擔合作”和“銀政擔合作”等模式,實現風險共擔、信息共享,為民營企業客戶提供融資支持。
全生命周期服務打造民營“小巨人”
“我們沒有抵押物,沒想到興業銀行能繼續支持我們,這一筆增貸,對公司來說太及時了!”作為興業銀行“科技貸”的首批授信企業之一,福建三能節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
作為一家節能環保領域的科創型企業,隨著企業快速發展壯大,急需補充流動資金,但由于無法提供足值固定資產抵押等擔保措施,在多家銀行申請貸款“碰壁”。在“百名行長進企業”活動中,興業銀行了解到企業情況,在原有3000萬元信用貸款的基礎上,采取信用免擔保方式,通過“科技貸”“銀政”模式為該公司增貸2000萬元,短短一周時間就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科技貸”由興業銀行與福建省科技廳、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合作推出,通過“銀政保”“銀政”兩種模式,由福建省財政每年出資2億元設立風險補償金,以風險分擔模式,與銀行、保險公司共同支持福建省科技型、創新成長型民營企業,破解科創企業由于輕資產而產生的融資困境。目前興業銀行已為福建省72戶民營科技型企業提供7.24億元“科技貸”支持。
針對當前科創企業股權融資普遍存在對接渠道不暢等問題,興業銀行還創新推出了“芝麻開花?興投資”線上投融資對接交流平臺,通過支持政府部門、高新園區、投資機構等推薦科創企業批量線上對接,為企業與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間搭建起7×24小時投融資在線對接平臺,有效打通投融資渠道。到2019年末,興業銀行“芝麻開花·興投資”平臺已在線發布科技型民營企業153戶,對接項目104個,服務福建省內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公司128戶,港股上市公司7戶,新三板掛牌企業207戶。
科技創新是推動福建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重要驅動力。興業銀行自2015年推出“創業貸”布局科創金融以來,聚焦科創企業不同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需求,以“商行+投行”為抓手,不斷升級科創金融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股債貸協同、境內外聯動、跨市場配置”的全面解決方案,助力福建科創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至2019年末,服務福建省內科創企業客戶2410戶,貸款余額168億元。
“科技+機制”推動“敢貸、愿貸、能貸”
銀企信息不對稱是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主要癥結之一。為解決這一問題,興業銀行與福建省數字辦、地方金融監管局共同建設福建省“金服云”平臺,強化科技賦能,著力解決各類企業信息數據分散、信息共享難的問題,不斷提升銀行“能貸”能力。
興業銀行作為項目建設主力之一,在短短4個月內完成一期系統上線試運行,通過對福建省工商、稅務、電力、公安、司法等政府部門及公用事業單位的企業基礎數據的綜合分析和挖掘,實現政銀企三方信息對接共享,為民營企業提供企業融資需求發布、銀行接單授信等融資撮合服務,也為銀行機構提供數據分析挖掘、金融風控、信用評估等多樣化服務和大數據支持,以此提高民營企業融資便利性。目前“金服云”平臺累計注冊企業1611家,發布融資需求213億元,解決融資需求27億元。
為充分激發服務民營企業內生動力,興業銀行通過落實盡職免責機制實現“敢貸”,以強化正向激勵實現“愿貸”,形成“敢貸愿貸”的長效機制和企業文化。
在盡職免責上,出臺盡職免責實施細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調高民營企業業務風險容忍度,建立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打消民營企業信貸從業人員顧慮,切實提高服務民營企業的精氣神。
在激勵機制上,加強資源配置和考核評價,一方面將民營企業信貸增長納入分支機構及負責人年度綜合考評,并從民營企業信貸計劃、服務數量和信貸質量等各個維度制定綜合評價方案,鼓勵加大民營企業信貸投放;另一方面對新發放民營小微企業貸款給予15個BP內部轉移定價補貼,提高一線工作人員積極性,并對民營小微企業貸款投放配置專項貸款額度及風險資產,確保貸款優先投放。
據介紹,一年來,興業銀行僅通過降低民營企業貸款利率一項就為福建省民營企業節約融資成本超過5億元,有效緩解了民營企業融資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