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以“開放共享共贏”為主題在北京舉辦互聯網合作論壇。各方代表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普惠金融、助力消費升級等領域,積極探討開放合作的新做法、新路徑,共商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之道。同時,郵儲銀行還在論壇上發布了手機銀行5.0版本。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及來自螞蟻金服、騰訊金融科技、京東數字科技、度小滿金融、360集團、搜狐網、小米金融、蘇寧金融研究院、字節跳動、美團等互聯網企業的相關嘉賓出席,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出席并致辭,郵儲銀行副行長邵智寶主持。
科技賦能普惠金融助力服務實體經濟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金融科技快速發展。與會嘉賓認為,科技賦能有助于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提升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數字化浪潮興起,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金融業緊密融合,驅動著金融功能的實現形式、金融市場的組織模式和金融服務的供給方式等方面發生著深刻變化。當下深入探討金融科技開放合作與產業生態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認為,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為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普惠金融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可以延伸金融服務半徑,降低金融服務門檻和服務成本,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推動普惠金融的商業可持續發展。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在中國,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是銀行業,尤其是大型銀行。當前,銀行業紛紛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發展普惠金融,以更好地適應客戶新需求。數字化轉型是商業銀行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關鍵手段,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螞蟻金服副總裁黃浩認為,科技和創新是推動普惠金融的最佳手段,科技和創新不僅僅停留在互聯網企業內部,銀行業也在做很多有益探索,只有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攜手合作,才能做普惠金融的“團體冠軍”。
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騰訊投資部董事總經理湛煒標表示,監管部門創新包容的監管理念、銀行與支付機構的緊密合作,促進中國移動支付迅速普及,推動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產業融合發展,為傳統產業注入了新活力。
此外,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表示,過去是“金融+科技”的時代,現在已進入“金融×科技”時代,“金融科技+場景金融=普惠金融”,將金融科技作為驅動力才能更好地實現普惠金融的目標。
攜手互聯網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
當前,商業銀行紛紛聯手互聯網科技企業,在營銷獲客、技術研發、渠道整合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合作。在金融科技發展的大趨勢下,郵儲銀行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與互聯網企業深化溝通交流、擴大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大力挖潛新零售。
據了解,過去一年,郵儲銀行與螞蟻金服、騰訊、京東、度小滿等多家頭部互聯網企業對接交流,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普惠金融、助力消費升級等領域,積極探討開放合作的新做法、新路徑。在場景金融上,將零售信貸產品嵌入消費和經營場景,實現渠道融合、拓展綜合金融服務;在業務合作上,與互聯網平臺聯合發行聯名借記卡、信用卡、ETC等,共享資源、互通權益、相互引流、深度活客;在科技應用上,推進云計算和大數據應用,深化客戶畫像、精準營銷、大數據風控和決策分析。
日前,郵儲銀行與戰略投資者螞蟻金服簽署了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此前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金融業務和金融科技領域的合作。黃浩表示,雙方將利用各自的渠道和資源,持續優化合作模式,在電子支付結算、農村金融、ETC發行、公司金融、繳費業務等方面深化合作。同時,雙方將建設聯合實驗室,共同探索金融科技創新,在網絡安全、網點智慧化轉型等方面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
近年來,郵儲銀行與騰訊在微信銀行、聚合支付——郵惠付O2O平臺、郵惠生活用戶權益APP、騰訊聯名運營卡、線下新零售體驗中心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合作,提升了雙方客戶的體驗。“騰訊希望與郵儲銀行一起,通過更全面、更深入的業務合作,攜手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湛煒標表示。
郵儲銀行副行長邵智寶表示,郵儲銀行將進一步推進資源共享,在新零售轉型的過程中,與互聯網企業攜手共建“金融+生活”的智慧生態圈,共同賦能B端、服務C端、助力G端,聚焦實體經濟需求,著力激發內生創造動力,催動外向合作發展。
打造三大場景平臺構建“金融+服務”智慧生態圈
郵儲銀行具有獨特的資源稟賦和鮮明的零售特色。數據顯示,郵儲銀行擁有近4萬個網點并共享郵政集團旗下郵政網點、60余萬個郵政加盟店,擁有6億客戶且71%的客戶分布在三四線城市及縣域地區,下沉市場基礎牢固。
郵儲銀行副行長邵智寶介紹,郵儲銀行依托其天然優勢,通過開放合作,正在打造“郵儲食堂”、泛生活平臺“郵儲YOU生活”、開放式繳費平臺三大平臺,構建“金融+服務”的智慧生態圈,加速推進新零售轉型。
據了解,郵儲銀行依托“郵儲食堂”,通過總對總、供應商直供產品和服務的方式,為供需兩端提供便利,為會員提供增值服務。目前“郵儲食堂”會員已突破900萬人,未來致力于發展成為客戶規模達億級的平臺。泛生活平臺“郵儲YOU生活”,將涵蓋多維度的金融和生活場景,把優質金融服務與高頻生活需要緊密融合,讓客戶真正感受到“金融如水,無處不在”。此外,郵儲銀行打造了開放式繳費平臺,依托廣闊的縣域市場,通過與第三方機構開放合作,打破繳費業務原有的封閉模式,開啟互聯網場景化服務的轉變,將金融服務無縫嵌入民生消費場景。
在本次論壇上,郵儲銀行還發布了以“美好生活,暖心隨行”為理念的手機銀行5.0版本。據了解,手機銀行5.0在功能上進一步升級。例如,服務速度更快,客戶轉賬無需鍵盤輸入卡號,對著銀行卡片拍照即可進行OCR識別,卡號自動反顯,操作更便捷;服務更有溫度,將人工服務嵌入手機銀行,與智能服務相結合;客戶更有粘度,線上手機銀行定位附近加油站,線下加油、線上支付,方便快捷省心。
與此同時,郵儲銀行還將以場景的擴展延伸跨度。“我們將與互聯網企業一同打造涵蓋衣食住行、醫教文體等生態場景,為客戶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服務。”郵儲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汪航表示。
開放銀行成未來發展趨勢創新應與風控并重
在此次論壇上,“數字化與開放銀行”成為與會嘉賓熱烈探討的話題。
針對如何建設開放、合作、共贏的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李東榮認為,一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和宗旨,也是發展金融科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要發展良性合作關系,把“練內功”和“借外力”結合起來,在金融科技生態合作中發展一種良性且可持續的信賴關系;三要加強制度規則供給,有必要發揮制度規則的激勵約束作用,使金融科技產業發展有方向、生態合作有規矩、主體權益有保障。
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謝錦生指出,開放銀行是未來銀行業最重要的發展方向,發展開放銀行,互聯網科技企業和商業銀行之間應該是一種互為生態的狀態。一方面,互聯網科技企業利用資源和能力與金融機構合作,服務好自身體系里的場景,同時也把自身的生態能力延伸到合作伙伴;另一方面,運用科技力量協助金融機構搭建自己的生態,成為銀行金融生態的一部分。
同時,開放銀行離不開風控管理。度小滿金融首席風險官孫云豐認為,智能風控將成為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的重點,并表示期望開放共贏,將自身的風控能力系統化、模塊化、產品化,為合作伙伴提供風險管理和業務經營支持,真正發揮AI的風控作用。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則認為,商業銀行實現數字化轉型,在戰略上要制定轉型戰略并深入實施,持續加大投入;在組織上,要建設敏捷組織,培養數字化意識、人才和文化;在業務上,要創新產品研發,打造多元化渠道與風控體系;在技術上,要完善配套機制,促進技術應用與架構轉型;在數據上,要加強數據治理,改善數據運營,確保數據安全;在合作上,要踐行“開放銀行”,深化跨界合作,融入多種場景。
對于郵儲銀行未來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表示,將不僅局限于流量共享,也將向金融科技縱深領域發展。具體來說:推動線上便捷服務與線下暖心服務結合,讓服務更有溫度;共享資源優勢,促進高頻生活場景與專業金融服務對接,讓金融無處不在;圍繞云、大、移、物、智等新技術探索金融科技創新,加快先進科技應用與專業金融能力融合,讓產品生機勃勃;共同探索互聯網風控新模式,注重前沿產品創新與有效風險防控平衡,讓創新規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