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郵儲銀行正式登陸上交所。A股首秀上漲2%,收于每股5.61元,“大象起舞”總體表現穩健。按最新股價計算,郵儲銀行市值為4879.5億元。此次郵儲銀行上市,也意味著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在A股拼上了最后一塊拼圖。
郵儲銀行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是全球營業網點最多的銀行。早在2016年,郵儲銀行率先登陸港股,以576億港元的募資額成為當年全球最大規模的IPO。從此次募資規模看,郵儲銀行擬發行51.7億股,如實施“綠鞋”機制后,郵儲銀行將發行數量擴大至約59.48億股,以5.5元的發行價計算,募資金額將達到327.1億元,這將是2010年以來A股規模最大的IPO。
首日開盤,郵儲銀行股價高開1.82%,報5.6元每股,此后股價一度跌至全天最低的5.53元,但隨即不斷有大單買入護盤。郵儲銀行全天換手率達到54.45%,累計成交額高達90.49億元,占整個滬市成交額的約二十分之一。
郵儲銀行此次上市的一大看點是,有高達68億元的資金護航穩定股價。12月8日,郵儲銀行控股股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表示,自12月10日(即上市日)起十二個月內擇機增持郵儲銀行股份,增持金額不少于25億元。“本次增持未設置價格區間,郵政集團將根據本行股票價格波動情況,逐步實施增持計劃。”公告表示。
郵儲銀行還穿著“綠鞋”上市。“綠鞋”機制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維護發行人和投資者雙方利益的市場化機制安排。在A股,之前只有工商銀行(2006年)、農業銀行(2010年)和光大銀行(2010年)3家公司在A股IPO中設置了“綠鞋”。如果郵儲銀行A股上市后30天內股價跌破發行價,承銷商則以不高于5.5元的發行價買入股票,最高約43億元的資金入場以支撐股價。
此次郵儲銀行發行還采取了戰略配售機制、設置不同鎖定期、作出穩定股價承諾等多項措施,作為后市穩定股價的支撐手段。6家戰略配售基金首次悉數到場并頂格申配,社保基金組合、央企基金首次齊聚,8家戰略投資者合計認購股數約占“綠鞋”前本次發行規模的40%。
總共: 1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