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州公交的線網建設到泉州五里橋畔的休閑慢道,從龍巖傳統企業生產線的綠色升級到寧德鋰電池的新能源產業鏈,從廈門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到南平“三江六岸”的綠化景觀工程……一個個綠色項目在八閩大地上用工筆勾勒出的美麗生態畫卷,見證著福建生態環境“高顏值”與經濟發展“高素質”的齊頭并進,也見證著根植福建的興業銀行如何發揮綠色金融優勢,做好福建“生態+”文章。
“山清水秀是福建最大的資源和資產,也是福建最寶貴的形象和品牌。”至2018年末,福建省森林覆蓋率達66.8%,連續40年保持全國第一。同時水質、空氣質量、森林覆蓋率等關鍵性指標持續優化,2018年全省12條主要河流Ⅰ類至Ⅲ類水質比例達95.8%,9市1區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97.6%,生態美成為福建發展的突出優勢。
以“興業藍”扮靚美麗“福建藍”,興業銀行舉綠色金融集團之力推動福建經濟綠色轉型升級,“融資+融智”為福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提供金融動力,推動福建高質量綠色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興業銀行在福建省內累計投放綠色融資近1300億元,其中2019年新增綠色融資141.71億元,融資余額達546.84億元。所支持的項目約可年節約標煤551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49萬噸,年節水220萬噸,為福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輸送著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創新融資模式豐富綠色發展“畫法”
如同工筆畫有白描、皴擦、烘染等不同技法,繪好綠色金融“工筆畫”,也要充分運用多元金融產品,不斷創新融資模式。
今年9月,興業銀行與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福建省財政廳合作,在福建省首推“綠色創新投資業務”。通過地方財政推薦報審、清潔基金發放委托貸款、銀行出具融資性保函的創新模式,構建福建節能減排和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新機制。以每年開展總額10億元的基金貸款項目計算,可至少拉動25億元的社會資本。
綠色項目融資需求一般具有金額大、期限長的特點,需要中長期資金的配套支持。“發行綠色債券可以破解期限錯配所帶來的中長期融資不足問題。”興業銀行綠色金融部總經理羅施毅表示。
今年7月,興業銀行為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銷發行了福建省首支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券,發行金額5億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創年內同檔最低,募集資金用于支持“塘坂引水二期工程”與“福州市城區居民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項目”。項目將通過跨流域調水、雨洪資源利用、構建應急備用體系、改造供水設施等方式,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和優化配置,開源與節流并舉,為福州市水資源提供持續性保障。
打好“創新牌”,興業銀行立足地方特色與實體企業需求,持續創新綠色融資模式,拓寬融資渠道,將綠色化作福建發展最好的“底色”。在福州,興業銀行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為城區路燈EMC節能改造項目提供融資;在泉州,通過PPP模式為山線綠道工程和工業廢物綜合處置等項目提供綠色貸款;在龍巖,通過經營性物業貸、項目貸等形式為永定興鑫水泥、福建甕福藍天氟化工等企業的綠色項目提供低成本信貸資金……百花齊放、各具特色的綠色項目,不斷擦亮“清新福建”金字招牌。
金融科技賦能提升綠色發展“畫功”
要繪好綠色金融“工筆畫”,不僅要在畫法上求新求精,更要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精進綠色發展的“畫功”。
金融科技在綠色金融發展中必不可少。興業銀行將綠色金融與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推出業內首個自主研發的綠色金融專業支持系統——“點綠成金”。系統主要包括業務管理、風險管理、運營管理三大功能模塊,通過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綠色金融相融合,有效提升銀行對綠色項目的識別精準度、增強環境與社會風險防控能力、提高專業決策水平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還具有環境效益測算功能,可對污水處理、脫硫脫硝、水電、光伏、風電等13類典型節能減排項目的環境效益進行測算,系統保存測算依據和痕跡,切實做到綠色項目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作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赤道原則的項目評審也納入系統統一管理,對不合規項目執行一票否決制。
據了解,該系統融合了興業銀行深耕綠色金融長期積累的專業運營體系、風控流程、業務經驗與技術標準,通過分級管理、沙盤跟蹤、數據分析等提升綠色金融服務水平,而且可復制可推廣,可以幫助其他金融機構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綠色金融業務管理模式。
目前該行已向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探索推出銀銀平臺綠色金融同業合作模式,依托金融科技輸出共同推進行業綠色金融發展,不僅成為該行提升自身“畫功”的利器,也為福建銀行業加快綠色金融發展提供了捷徑。
播撒綠色理念培育綠色發展“畫師”
“九龍治水”、群龍無首,曾是我國水環境治理中的一大痛點。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從2009年開始,福建省在全國率先探索推行“河長制”,讓全省740條河流有了“守護神”,越來越多的污染河段變得清澈見底,越來越多百姓為親水宜居的生態環境點贊。
作為國內綠色金融先行者,興業銀行早在2013年就開始布局水污染治理領域,創新推出了水資源利用和保護綜合解決方案,并將其作為重點支持領域,持續加大投入。2018年2月,興業銀行與福建省河長制辦公室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提供不低于300億元綠色融資支持福建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等重點領域。同時,該行福州、廈門、寧德、漳州、南平、龍巖、三明等分行也分別與當地河長辦簽訂合作協議,成立河道保護志愿隊,共同呵護福建河湖清水長流。
從綠色金融拓荒者到領先者,再到布道者,興業銀行通過綠色金融專業技術和經驗“輸出”,傳播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更多機構和個人加入到綠色金融事業中來,實現“百花齊放綠滿園”。2016年,應福建省金融辦邀請,興業銀行協助參與了《國家綠色金融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福建)總體方案》起草。同年起,支持福建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建設,提供包括交易架構及制度設計、培訓、資金存管、清算在內的一攬子金融服務。同時作為福建省銀行業協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興業銀行積極牽頭組織福建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綠色金融學習交流,凝聚行業合力,加快福建省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
“清新福建”的建設藍圖需要每個企業和個人的力量,當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加入綠色發展的大軍,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自覺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成為綠色發展的“畫師”,“生態底色好”的八閩大地一定能夠繪就“綠色發展強”的美麗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