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0日,中國銀行發布2019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實現稅后利潤1,214億元、股東應享稅后利潤1,14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08%、4.55%。
今年以來,中國銀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戰略目標,著力在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風險、深化改革創新上下功夫,各項改革發展邁上新臺階,經營業績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堅持高質量發展價值創造能力持續增強經營業績穩中有升。截至6月末,集團資產總額22.27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70%。實現營業收入2,767億元,同比增長10.02%。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不良貸款率1.40%,比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77.52%。
財務指標繼續向好。凈息差較一季度上升1BP。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為1.12%,凈資產收益率(ROE)為14.56%。先后完成400億元永續債和730億元優先股發行,資本充足率達到15.33%,比年初提高約0.36個百分點,創歷史最高水平。成本收入比(中國內地監管口徑)為24.63%,運營效率進一步提升。
品牌價值持續提升。標準普爾上調中國銀行個體信用評級和優先股評級,保持中資可比同業最高水平。在英國《銀行家》“全球1000家大銀行”中排名第4位,連續30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在美國《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中排名第8位,較上年上升1位。獲評《歐洲貨幣》2019年度“全球新興市場最佳銀行”。
堅持主動擔當服務實體經濟力度進一步加大持續加大金融資源投入力度。截至6月末,境內人民幣貸款余額較上年末新增6383億元,增長7.1%,重點投向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基礎設施補短板、消費金融、涉農等領域。地方政府債券投資較上年末新增1,589億元,增長9.6%。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重點地區貸款余額占比保持較高水平。
積極服務民營企業、普惠金融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支持民營企業二十條》,民營企業新投放貸款占對公新投放的36.4%,承銷民營企業債券規模穩居商業銀行首位。普惠貸款較年初大幅增長,貸款綜合融資成本穩步下降。累計舉辦55場中小企業“跨境撮合對接會”,為中小企業搭建全球互聯互通合作平臺。積極支持制造業轉型升級,制造業信貸余額占公司貸款余額超過20%,占比在同業中處于較高水平。
創新服務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圍繞經濟結構轉型需要,按照“分類施策、梯次推進”的原則,大力推動跨境、政務、養老、交通等領域場景生態建設,助力相關領域數字化轉型。發布《支持銀發經濟發展行動計劃》,從加大信貸支持、拓寬融資渠道、深化專屬產品創新、加強境內外項目撮合等方面,做深做透養老全產業鏈,努力成為服務銀發經濟發展的先行者和引領者。
堅持科技引領數字化銀行建設不斷提速重點領域數字化發展成果豐碩。以手機銀行、交易銀行、智能柜臺為突破口,加快數字化轉型。發布全新版手機銀行6.0,上半年手機銀行交易金額同比增長64%,服務延伸至境外18個國家和地區,客戶體驗和市場口碑大幅提升。交易銀行平臺建設一期項目開發穩步推進。全面推進以智能柜臺為核心的網點轉型,移動版和現金版智能柜臺網點覆蓋率快速提升。
啟動個人金融條線組織架構改革。成立個人數字金融部(下設數字化平臺中心和私人銀行中心)和消費金融部,將數字化元素融入個金業務全流程、全領域,提高業務和科技的協作效率和條線隊伍活力,打造敏捷反應的“總部大腦”。上半年,中行境內個人金融業務貢獻度持續上升,個人有效客戶增量、增速均創近三年同期新高。
新技術研究應用不斷加快。創新機制不斷完善,建立新產品先行先試及容錯機制,設立5G聯合創新應用實驗室、交通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深化線下智能生態建設,業內首家推出5G智能+生活館。不斷提升新技術研究運用能力,建成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平臺,大力拓展智能投顧、智能客服、智能風控、量化交易等重點領域。
堅持深化轉型全球化綜合化競爭優勢進一步增強全球化水平保持中資領先。持續完善海外機構布局,截至6月末,海外分支機構553家,覆蓋57個國家和地區。持續打造“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累計跟進重大項目超過600個,提供授信超過1,400億美元。日本人民幣清算行開業,在全球26家授權人民幣清算行中占12席。國際結算、結售匯、跨境機構投資者債券交易、跨境人民幣清算、跨境托管等業務保持中資同業領先。成為倫敦清算所首家中資中央清算會員,中銀香港獲得虛擬銀行牌照。
綜合化發展質效不斷提升。設立綜合化經營協調委員會,優化綜合經營管理組織架構。推進建設跨境跨界生態圈,構建功能齊全、協同順暢、競爭有力的綜合服務體系。在區域市場,推進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綜合化經營協調機制,深化商業銀行與綜合經營公司的雙向協同。先后成立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獲準在雄安新區籌建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國內最大村鎮銀行地位進一步鞏固。
境內業務轉型升級加快。債務資本市場業務快速發展,境內承銷債券金額同比增54%。綠色信貸占比穩步提升,產能過剩行業貸款持續下降。境內托管資產規模增幅列主要同業第一,托管賬戶沉淀存款增幅達到28%。首推粵港澳大灣區“開戶易”產品,成為海南自由貿易賬戶體系的首批試點行之一。
堅持底線思維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更加主動扎實提升風險治理水平。積極適應市場變化,及時修訂針對總行部門、基層網點、境外機構和綜合經營公司的四個“50條”,不斷完善集團治理的“四梁八柱”。深入研究外部形勢變化和金融市場波動,建立并不斷完善有關工作機制。緊跟關鍵時點、關鍵地區、關鍵客戶和關鍵事件,全面加強流動性風險、聲譽風險、市場風險、國別風險管理,靈敏反應、有效處置風險事件。修訂并表管理辦法,梳理優化組織架構,主要風險指標保持穩定可控。
持續加大不良資產清收化解力度。境內機構新發生不良貸款同比下降,新發生不良率(年化)同比下降0.41個百分點。逾期貸款余額和逾期率顯著下降,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剪刀差大幅縮小。推行集中清收模式,上半年全口徑化解不良資產596億元。市場化債轉股簽約548億元,落地348億元,均排名主要同業第一。
不斷完善內控合規和案防管理。根據監管最新要求和內外部形勢變化,修訂內控管理相關制度,重檢更新集團風險偏好及相關政策。持續加強對高風險債券的監控、甄別和排查,強化委外業務風險管理。加強境內外合規經營和反洗錢工作,列2019年人民銀行反洗錢評級境內金融機構第一名。深入開展案例警示教育活動。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部門評價大幅改善。扎實推進內外部審計、監管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工作,整改質效不斷提升。推進安全防控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線上安保。
堅持服務為民社會責任實踐持續深化深入推進扶貧攻堅。連續17年在陜西咸陽永壽、長武、旬邑、淳化縣開展定點扶貧工作,持續在攻克深度貧困上狠下功夫,在鞏固提升脫貧質量上下功夫,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結合上狠下功夫。
大力支持教育強國。持續做好國家助學貸款工作,截至6月末,累計發放助學貸款237.34億元,共資助180萬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連續16年支持“陳嘉庚科學獎”,獎勵獲得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的優秀科學家。連續11年與國家大劇院開展戰略合作,用金融力量傳播藝術之美。
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綠色信貸政策,綠色信貸余額達6,895億元,著力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綠色經濟發展提供動能。全面推行“綠色運營”,推進柜面服務無紙化,推廣綠色辦公,在員工與客戶中積極倡導環保理念。
全力做好奧運金融服務。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合作伙伴,積極開展奧林匹克日、冬奧倒計時1,000天等奧運主題宣傳活動,在全球首發Visa北京冬奧主題信用卡和借記卡。大力推進奧運相關產業金融服務,攜手社會各界共同支持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發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銀行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緊圍繞“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發展戰略確定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以“激發活力、敏捷反應、重點突破”為重點,推動戰略實施向縱深發展,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