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建設銀行正式發布了《新動向、新前景——2019人民幣國際化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是建設銀行連續第四年發布人民幣國際化專題報告。此次,建設銀行聯合《亞洲銀行家》(TheAsianBanker)對402家中國企業、117家境外企業和43家金融機構進行了調研,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法,評估和反映了近一年來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跨境金融活動中的變化與活躍程度。
《報告》顯示,2018年人民幣國際化繼續穩步推進,人民幣在貿易、投融資、交易等領域均實現增長,2019年預計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54%的中國企業和58%的境外企業在2018年增加了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并將在2019年保持這一趨勢。
——“一帶一路”倡議和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促進了人民幣跨境使用。80%的中國企業和69%的境外企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跨境人民幣產品和服務的使用;52%的金融機構、66%的中國企業和63%的境外企業表示,人民幣納入SDR推動了他們對人民幣的使用。
——銀行間債券市場直投成為最受境外機構歡迎的投資渠道,47%的受訪金融機構通過其進入中國境內債券市場,此外還有27%的機構通過債券通、QFII進入中國境內債券市場。
——盡管貿易摩擦、匯率波動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市場對2019年人民幣國際化前景整體持樂觀預期。
——金融業開放繼續推進、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加上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的領先優勢,將為人民幣國際化鋪平道路。
自2009年業務開辦以來,建設銀行已經累計為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27000戶客戶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17.8萬億元。
在離岸市場上,建設銀行積極推進人民幣產品創新,不斷提高在主要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做市報價能力,人民幣綜合化經營水平持續提升。建設銀行英國、瑞士、智利人民幣清算行運營穩定,市場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截至2019年一季度,英國人民幣清算行清算量累計突破33萬億元人民幣,繼續保持亞洲以外規模最大的人民幣清算行。
展望未來,建設銀行將發揮全球第二大人民幣業務銀行的優勢,把握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新趨勢和新機遇,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竭誠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