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國銀行發布2018年度《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債券市場雙向開放中的跨境人民幣》,這是中國銀行連續第六年基于全球客戶市場調查結果發布的報告。
此次調查涵蓋了3274家境內外工商企業,其中境外企業807家,占調查樣本總量的25%;涵蓋94家金融機構,其中境外金融機構82家,占87%。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人民幣國際化繼續呈現整體向好的發展格局。
調查發現,人民幣的結算貨幣職能進一步增強。七成以上受訪境內企業認為其境外貿易伙伴接受人民幣計價結算。18%的受訪境內企業表示,即便匯率波動,仍能堅持以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這一比例連續三年沒有出現明顯起伏,表明人民幣的計價貨幣職能基本穩定。
人民幣的融資貨幣職能初步顯現。76%的受訪境外企業以及62%的受訪境外金融機構表示,當面臨市場形勢變化、難以獲得美元等主要國際貨幣融資時,愿意考慮將人民幣作為融資貨幣,這一比例較2017年有所提升。
人民幣提升儲備貨幣職能的微觀基礎進一步改善。23%的受訪境外企業表示,獲得的人民幣收入以存款或人民幣金融產品投資的形式持有。這一比重較去年提升了6個百分點,顯示境外企業持有人民幣金融資產的意愿進一步提升。
今年的白皮書以“債券市場雙向開放中的跨境人民幣”為專項調查主題,著重了解境外金融機構參與境內債券市場的情況。調查發現,境外金融機構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熱情進一步升溫。43%的受訪境外金融機構考慮增加人民幣資產配置,這一比重較2017年提升了5個百分點。
除發布年度《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外,中國銀行還定期發布中國銀行跨境人民幣指數(CRI)和中國銀行離岸人民幣指數(ORI),幫助境內外市場主體及時了解和掌握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動態。
總共: 1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