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早篩新技術 助力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
2022年04月15日09:34 來源:宿遷市鐘吾醫院 宿遷市腫瘤醫院
【第28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2022年4月15日至21日),圍繞 “癌癥防治 早早行動”主題,呼吁全社會通過各種方式,了解癌癥發生的真相、了解癌癥預防的途徑、了解癌癥早診早治的方法、了解癌癥治療的進展,以提高公眾防癌抗癌意識,增強自我健康的保護能力,倡導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IARC2020年癌癥數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近日發布的2020年全球癌癥負擔數據,中國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癌癥大國”。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病例457萬例,其中男性248萬例,女性209萬例,2020年中國癌癥死亡病例300萬例,其中男性182萬例,女性118萬例。
中國新發病例和死亡人數全球第一。202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其中中國新發癌癥457萬人,占全球23.7%,由于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癌癥新發人數遠超世界其他國家。
不同的癌種有不同的預防觀點,癌癥作為慢性病、多發病、生活方式疾病,早已走進我們的生活,如何把這類常見病、多發病真正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不僅是醫學界和產業界不斷精益求精的課題,更依靠觀念的轉變和定期癌癥早篩行為的落地。
癌癥早期預警與篩查新技術
我院作為腫瘤特色醫院,除開展常規篩查方式之外,內引外聯,整合資源,科學防癌,從關口前移開始,在分子癌變、細胞癌變階段,發現癌癥的“蛛絲馬跡”。
新技術一:Meta-Pan泛腫瘤早篩
適用于大眾人群(非腫瘤患者、18-75歲)的泛腫瘤普早篩產品,可用于單位體檢、團檢?。通過采集 4ml 外周血樣,對人體內海量的腫瘤細胞小分子代謝信息進行篩選和分析,實現對腫瘤相關代謝環境的綜合評估,從而篩查惡性腫瘤的風險。可覆蓋肺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胃癌、甲狀腺癌等,還包括了前列腺癌、食管癌、血液腫瘤、腦瘤、胰腺癌、鼻咽癌、卵巢癌、嗜鉻細胞瘤等共計 14 大常見或高致死的惡性腫瘤,為進一步診查提供明確的指向和建議,有效幫助普通人群或腫瘤高風險人群實現癌癥的早發現和早干預。
新技術二:DC-SCT腫瘤集群靶標篩查
DC-SCT腫瘤集群靶標早期篩查技術,高端體檢,是健康人癌癥篩查的專項技術,適合成年人。歷經20年、系統分析了全國30多萬個臨床腫瘤組織樣本,有效篩選出322個腫瘤特異性靶標。這些靶標(322個靶標)具有高特異性,只在某一種腫瘤中高表達、正常健康細胞不表達。只需采集5ml外周血,一次性篩查常見的19種實體腫瘤(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膀胱癌、腎癌、鼻咽癌、喉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腦膠質瘤、黑色素瘤等),安全、高效、早期。
新技術助力“第28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核心優勢:前沿專利技術、多癌種打包篩查(10種以上)、安全簡捷,采集外周血、溯源癌癥風險的具體器官
活動政策:免費 享 Meta-Pan泛腫瘤早篩(1名);體驗價 享 Meta-Pan泛腫瘤早篩(10名);體驗價 享 DC-SCT腫瘤集群靶標篩查(10名)
報名方式:掃描添加:活動助手微信→領取并填寫申請表→預約采血時間(閱讀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