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防控阻擊戰,既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是檢驗黨員干部初心使命的“考場”。連日來,在抗“疫”前線,宿城區項里街道衛計服務中心和社區醫務工作者們把“戰場”當“考場”,用行動詮釋了初心使命。
早上7點,“早飯媽媽做好了,一會記得起來吃飯啊!”“還有啊,記得9點聽課,要不開學就跟不上進度了……”周娟匆忙做好早飯就要出門,臨行前還不忘對女兒千叮嚀萬囑咐,再晚出發就趕不上換班值守的時間了。女兒小彥妤聽話地答應著,但眼淚卻在眼眶里打轉。
周娟是項里街道十番社區黨總支副書記郭超的妻子,任職十番社區衛生室主任。疫情發生后,二人各自接到值守的通知,巧的是他們竟同時被安排在申徐卡口。該卡口是申徐路居民區的唯一通道,每天要排查大量的人員、車輛,任務繁重,工作壓力很大。
“一輛輛車攔下來,車上所有成員都要測體溫、登記信息,平均每輛車要耗時一到兩分鐘。絕大多數車主、行人是配合的,也有少數不配合的,這種情況就更要耐心勸導。”周娟說。
從正月初一起,周娟夫婦二人就一直堅守崗位。幾步之遙就是家,但他們誰也不愿意為了回家放下值守的重任。“說起來愧疚,好多天沒陪孩子了。好在她很懂事,知道我們在為整個社區排查隱患,很支持我們工作。”周娟說:等這次抗‘疫’結束了,回去好好陪陪女兒!
項里街道衛計服務中心辦事員侍敏婷,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用行動踐行使命。疫情當前,侍敏婷同志放棄與家人共度新春佳節的機會,主動承擔起疫情防控一線的資料匯總工作。資料匯總工作千頭萬緒,瑣碎繁雜,她沒有一句怨言,踏踏實實,一絲不茍的逐一篩查,不放過一個可疑排查對象。由于每天各個服務室、社區人員下班前才能將一天的工作匯總表發來,她再逐一核實匯總上報,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很晚。2月8日晚,在加班后回家的路上,她被一輛汽車撞傷了腿。第二天一瘸一拐的來上班,同事們都說“你回去吧,工作我們來分擔”。她說:“我還能站起來,就不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付莊社區衛生室鄉村醫生張娟在有序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面對面地向居民傳授正確戴口罩的方法和日常衛生洗護和消毒方法。疫情發生以來,張娟從不怕辛苦,社區有從外地回來的人員,她都主動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到其家中詳細了解情況,測量體溫,講解防疫措施,有時候面對感冒患者的焦躁不安,她也都是笑臉相迎,態度平和,很好的詮釋了作為一名醫護人員醫者仁心的良好素養。
有大家才能有小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正是這群社區一線的工作者們恪盡職守,毫不退縮,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基層黨員干部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