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新期待
2024年07月26日10:20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公開約談文娛演出企業、公益訴訟向霸王條款亮劍、開展網絡購物侵害知情權消費調查、消費維權公益行動走進鄉村與社區……一段時間以來,各地消協組織不斷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現代化水平,有力有效履行保護消費者權益法定職責,更好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消費維權新需要。(據7月17日《中國消費者報》報道)
消協組織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踐行者”。樹立人民至上理念,緊盯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問題突出的消費領域和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中隱藏的違法違規經營行為,消協組織靈活運用社會監督“組合拳”和“工具箱”,讓自身維權理念、維權手段、維權水平與時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同頻共振,彰顯了新時代消協組織社會監督的公信力、引領力和影響力。
履行法定職責要做細做實,下足“繡花針”功夫,發揚釘釘子精神,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好,努力讓困擾消費者的堵點痛點難點“有解”更“優解”。隨著文化演出消費市場火爆,“柱子票”、退票難、虛假宣傳等市場亂象逐漸成為妨礙廣大消費者沉浸式體驗精彩演出的頑瘴痼疾。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堅持消費者至上,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消協組織社會監督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直面消費者的現實痛點,敢于碰硬、勇于亮劍,以公開約談、消費調查等法定方式高效履職,展現了消協組織的應有擔當。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消協組織要敢擔當善作為,為廣大消費者做實事做好事就一定會有好辦法好措施。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在開展“挑戰互聯網不公平合同格式條款消費潛規則”行動中,面對多次消費勸諭不予改正,拒不配合消協組織工作的經營主體,沒有輕言放棄、躲著困難走,而是堅持法治思維,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轉化為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手段和機制,采取公益訴訟等法治方式,實干敢干加巧干,不斷提高廣大消費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想消費者所想,行消費者所囑。無論是江蘇的消費約談、上海的消費評測、四川的消費調查,還是廣東的公益訴訟、廣西的維權公益行動,作為所有消費者整體利益的代言人,各地各級消協組織主動出擊,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揭露和批評各種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以有為有力有效舉措努力當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
消費維權始終在路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新需求新期待,消協組織仍需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實干勁頭,堅持人民至上、堅持法治思維、堅持問題導向,一以貫之、久久為功,真正當好廣大消費者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