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限購套數還能買房 北京等多地樓市限購政策出現重大調整
2024年05月17日10:22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作為全國樓市調控的風向標 ,北京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近日,北京樓市政策出現重大調整,允許已擁有住房達到限購套數的居民家庭,到五環外新購一套住房。值得關注的是,除北京外,天津、成都等地也對樓市限購政策進行了大尺度調整。
北京利好政策頻出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要結合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的新變化、人民群眾對優質住房的新期待,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緊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為更好滿足改善型家庭的合理住房需求,4月30日,北京對房地產政策作出重磅優化。北京市住建委發布了《關于優化調整本市住房限購政策的通知》,提出自通知印發次日起,在執行現有住房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允許已擁有住房達到限購套數的居民家庭,到五環外新購一套住房。這意味著,北京自2011年起執行了13年的住房限購政策,迎來首次重大調整。
具體來看,通知主要涉及三類人群:一是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含駐京部隊現役軍人和現役武警家庭、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家庭),已在京擁有2套住房的;二是本市戶籍成年單身人士,已在京擁有1套住房的;三是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或成年單身人士,已在京擁有1套住房的。
根據通知要求,符合政策可購買的商品住房既包括新建商品住房,也包括二手住房。其中,新購買商品住房位于通州區(不含臺湖、馬駒橋地區)的居民家庭或成年單身人士,還須為通州區戶籍,或與在通州區注冊或經營的企業、疏解搬遷至通州區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北京樓市利好政策頻出。3月27日,北京不再執行“夫妻離異任何一方3年內不得在京購房”的規定政策。
4月8日,北京擬出臺公積金新政,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的繳存職工,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40萬元。
4月22日發布《關于我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執行口徑的通知》,離婚不滿一年的房貸申請人,如家庭名下在本市無成套住房,執行首套房信貸政策。各銀行結合本機構經營狀況、客戶風險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每筆貸款的具體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
市場迎來發展新契機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對記者表示,北京執行了13年的限購政策得到優化,釋放了更加積極的信號,意義重大。北京五環外新房成交套數在整個市場占比約為八成,新政有望推動購房需求釋放,帶動新房市場活躍度提升。在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的當下,北京本次優化限購政策是落實因城施策、因區施策、精準施策,充分發揮調控自主權的重要體現。另外,在五環外允許符合條件的居民新購買1套住房,滿足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也有利于推動職住平衡和人口疏解。
鏡鑒咨詢創始人張宏偉也表示,對于北京樓市來說,五環外基本上是剛需、首改類購房者置業的主力區域,這些區域當前有較大去庫存壓力,北京針對三類人群定向寬松限購措施,有助于樓市需求在這些區域釋放。
記者觀察到,此次新政發布后,北京樓市迅速作出反應。“五一”假期,多家房地產中介機構及開發商紛紛調整銷售策略,加大在五環外區域的房源推廣力度。與此同時,不少購房者也開始重新評估自身的購房需求和計劃。
記者在位于北京北五環外崔各莊的一家售樓處看到,銷售人員正忙碌地接待著前來咨詢的購房者,解答著關于新政的具體細節和購房流程。據銷售人員介紹,新政發布后適逢假期,樓盤到訪量明顯增多,工作人員全部取消休假,忙得連水都顧不上喝。
不少購房者對記者表示,新政的出臺讓他們看到了在五環外購房的可能性,尤其是對那些原本被限購政策限制,但現在有機會在五環外購房的家庭和個人,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五環外房價相對較低,尤其是交通便利、配套設施完善的區域,有較高的居住舒適度,發展前景看好,這增強了他們的購房信心,也讓他們更加關注這一區域的發展。
也有一部分購房者對于新政的效果持保留態度,表現出一定的理性和謹慎。他們認為,新政對于市場的整體影響尚待觀察,會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和實際需求,結合市場情況進行決策,選擇適合自己的購房方案。
多地相繼限購松綁
除了北京,各大核心城市也紛紛優化限購政策。4月30日,天津市宣布放開戶籍居民購買市內六區120平方米以上新建商品房的限購,增加多孩家庭購房套數以及放寬北京、河北居民在天津購房門檻等。
成都宣布,從4月29日起,成都市商品住房項目不再實施公證搖號選房,由企業自主銷售;全市范圍內住房交易不再審核購房資格。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北京、天津、成都等陸續放松限購政策,有非常強的導向性,即限購政策放松或全面取消是后續政策的亮點,預計最近全國會有一輪政策寬松。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截至目前,僅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海南、杭州、西安等少數地區仍維持樓市限購政策。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記者分析表示,一線城市人口的集中度較高,樓市政策將按照“小步快跑、一區一策”的原則,如果一步到位地把政策全部推出,可能會導致需求的迅速集中,不利于穩固“房住不炒”的頂層設計。對于購房需求而言,政策始終是支持剛性和改善性需求,要根據不同區域房屋的供求關系和人口的集中度進行供需匹配。短期釋放一些利好政策,助推需求釋放,未來再針對當時的市場情況和供需關系作進一步的調整。
陳文靜表示,短期來看,核心城市需求端限購、限貸等政策將進一步優化調整,優化限購政策、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降低交易稅費等均具備空間,與此同時,“保交付”力度有望延續,以更好地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緩解居民對于期房的交付擔憂,穩定市場預期。另外,統籌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具體政策有望逐步落實。在外部環境進一步優化下,樓市銷售狀況將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