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紅黑榜”讓消費者的知情權更豐滿
2023年11月18日10:20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我在抖音刷到過‘紅黑榜’,非常好”“澄城的餐飲業衛生干凈多了,跟以前比變化大了”……近年來,澄城縣市場監管局以餐飲食品安全為抓手,推出“澄城餐飲眼見為‘食’紅黑榜”制度,探索出一條保障食品安全的新路子,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消費者主要通過現場觀察、明廚亮灶以及其他消費者的評價信息、監管部門公布的信息等大致了解餐飲經營者的相關行為是否規范,評估經營者的遵法守信情況,由于明廚亮灶的視角范圍有限,經營者的相關不規范操作行為具有隱蔽性、一過性,餐飲服務場所呈現給消費者的多為表面狀況,消費者獲得的信息有限。對于點外賣的消費者而言,獲得的餐飲經營信息就更少了。
餐飲“紅黑榜”是升級版“明廚亮灶”,給消費者提供了觀察了解餐飲經營信息的官方“窗口”。有了餐飲“紅黑榜”,消費者就可以看“榜”下菜碟。市場監管部門把亮照經營、明廚亮灶、餐具整潔、環境衛生、著裝規范的餐飲經營者列入“紅榜”,通過網絡平臺發布,把存在環境衛生差、后廚臟亂、原材料隨意擺放、無“三防”設施、生熟食不分等問題的餐飲經營者通過“黑榜”曝光,向消費者提供了由監管公信力背書的餐飲經營評價信息,讓消費者的知情權更豐滿,心里更有底數。在此基礎上,消費者選擇餐飲服務會更精準,更符合食品安全需求。
餐飲“紅黑榜”是一份食品安全監督榜。《食品安全法》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記錄許可頒發、日常監督檢查結果、違法行為查處等情況,依法向社會公布并實時更新……顯然,餐飲“紅黑榜”也體現了許可頒發、監督檢查等信息,也是食品安全信用檔案的一部分。監管部門發布餐飲“紅黑榜”于法有據。
“紅榜”對餐飲經營者是一種肯定和激勵,可以給經營者的商業信譽加分,提升經營者的關注度和消費流量。“黑榜”則是一種直截了當的“差評”,可以給經營者的商業信譽減分,并直接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和經營者的營銷情況。當然,監管部門會安排專人對上“黑榜”的餐飲經營者進行跟進監管,區別情節給予限時整改或停業整改處罰,監督問題整改到位,并通過整改前后圖片對比等方式讓民眾直觀地感受整改效果,既解決“黑榜”背后的問題,也能提振消費信心。餐飲“紅黑榜”可以通過負面典型倒逼餐飲經營者增強自律意識,恪守法律底線和誠信底線,規范經營行為;通過正面典型引導餐飲經營者對標法律要求和消費者需求,不斷夯實細節,扎扎實實落實好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經營服務規范化水平。
知情權是選擇權、監督權的必要前提和保障。近年來,消費者對餐飲經營知情權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餐飲“紅黑榜”契合了消費者的知情需求。餐飲“紅黑榜”是一種有益的監督探索,具有推廣價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場監管部門、消協等應通過全面有效的監督檢查以及投訴舉報受理處置來支撐餐飲“紅黑榜”,確保餐飲“紅黑榜”真實、準確、客觀、公正,直抵“餐飲后廚”,不止于表面,不流于形式。這樣,餐飲“紅黑榜”才能讓人信服,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才有助于維護消費者權益,有助于餐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