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過度包裝 川渝等六地消費者組織發布綠色消費提示
2023年10月01日10:20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中秋、國慶佳節臨近,9月22日,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陜西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消費者協會、青海省消費者協會、甘肅省消費者協會對月餅、茶葉類節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行業協會及廣大消費者聯合發布消費提示:拒絕過度包裝,踐行綠色消費。
守法經營,自查自糾。生產經營單位應自覺履行法律義務,嚴格遵守《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廣告法》《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23350—2021)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規定,依法依標生產經營,減少自然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當好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第一責任人。銷售單位要嚴把進貨、采購關,生產單位要嚴把包裝關,及時排查解決問題,確保國家強制性標準順利實施,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生產企業應樹立“安全實用、節約資源、綠色簡約、消費友好”等新消費理念,開發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包裝設計,實現包裝垃圾源頭減量,推動有利于生產綠色低碳月餅、茶葉類產品的標準、專利、工藝配方等科技成果轉化。將產品本身質量放在首位,著重在色、香、味等品質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生產工藝水平。通過規范商品包裝、科學定價、合理營銷等方式誠信經營,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實惠產品。
加強引導,誠信經營。有關行業協會應加強行業自律和行業指導,加大對國家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宣傳力度。引導生產者、經營者貫徹綠色節約理念,自覺抵制食品過度包裝,合理制定月餅、茶葉類產品價格,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誠信自律經營環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摸排、監督工作,及時反饋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維護市場良性競爭環境,讓消費者更滿意、市場更規范。
積極監督,及時舉報。廣大消費者應爭當抵制浪費、厲行節約的監督者和踐行者,拒絕購買過度包裝食品和“天價”月餅、茶葉類產品,主動履行公民監督義務,對市場上銷售的月餅、茶葉類產品進行監督。
拒絕攀比,反對浪費。消費者應關注產品貨真價實、日期新鮮、配料健康等“里子”因素,主動選擇包裝簡約適度、綠色環保、可循環利用的產品,按需購買。
正規渠道,理性選購。消費者應注意查看產品外包裝是否完整、清潔,查驗相關信息是否規范、完整、清晰。理性對待“滿減優惠”“買一送一”等各類打折促銷活動,謹防商家“先升后降”的虛假打折。建議消費者要對促銷規則、適用范圍、活動期限等條件了解清楚后再購買。對現場制售的月餅、茶葉類產品,應注意查看經營者是否具備合法生產經營資質,查看制售人員是否采取相關衛生防范措施。選擇網購時,注意查看平臺內店鋪是否公開營業執照信息、營業執照的電子鏈接標識及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信息等,選擇證照資質齊全、信用良好的商家。不要過度沉迷于網紅測評、直播帶貨,警惕所謂“爆款”“限量供應”“限時秒殺”等營銷套路和“保健月餅”“中藥月餅”等夸大宣傳。謹慎通過微信、朋友圈購買所謂“手工自制”“無添加”月餅,以防買到“三無”產品。網購下單前,應對產品的品質、口碑等信息進行全面了解,并和賣家明確發貨時間、運輸要求、數量品類、退換貨服務等。
保存憑證,依法維權。消費者應主動索取發票、收據等消費憑證,收集并保存好促銷宣傳、產品介紹、支付信息、聊天記錄、商家承諾等信息。一旦遭遇權益受損,先行與賣家或購物平臺聯系解決;如不能協商解決,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及消費者組織投訴舉報,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