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東新區消保委提示:警惕互聯網“自動扣款”陷阱
2023年08月18日10:22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家中老人使用手機時,有時會遇到什么都沒買卻出現自動扣款的情況,8月8日,上海市浦東新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關愛‘一老一小’ 守護消費公平”系列專題案例,提醒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消費者,使用互聯網服務時,需警惕“自動扣款”陷阱。
消費者趙先生投訴稱,近期老伴在使用其手機時發現,自今年3月份開始,微信支付平臺上每月都有一筆180元的扣款,扣款公司為一保險公司。趙先生稱自己沒有簽過任何保險合同,也沒有接到任何推銷電話,卻被無故扣款。
消費者沈先生反映,他在視頻平臺刷短視頻時,發現一個P圖小程序的廣告,廣告聲稱“0.01元試玩”。沈先生支付0.01元試玩以后,發現不會操作該APP,便退出不再使用,此后卻發現支付寶自動扣費88元,支付詳情是年度會員扣費。沈先生表示自己從未點擊充值任何會員,不清楚所謂的“年度會員”如何而來。
在部分消費場景中植入廣告,比如保險、小游戲、小程序等,利用消費者的注意力“盲區”進行引流,是當下一些互聯網公司的慣用手段。浦東新區消保委發現,有部分互聯網公司為拓展業務,將目光瞄準了熱愛“網上沖浪”但防范意識薄弱、金融知識欠缺的老年人,運用“0元”“1分”“隨時退款”等廣告方式吸引用戶點擊,這些公司在用戶點擊的同時自動為用戶勾選了免密支付、自動續費等功能,讓人防不勝防。
浦東新區消保委提醒部分從事互聯網業務的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礎是企業的信用,如果企業長期使用低質量的營銷方式攬客,企業信用也會隨之降低,逐漸會進入客戶持續下降的惡性循環,希望企業“走正道”、平臺“抓管理”,共同落實,把互聯網服務做細做實,而不是利用信息不對稱欺騙消費者,莫讓老年人在跨越“數字鴻溝”的同時,落入“支付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