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價格分化行情加劇 豪華品牌價格普遍下降
2023年08月12日10:22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隨著汽車消費市場發展日趨成熟,關系到消費者核心利益的車輛保值率因素,已成為人們購車時的重要參考。
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3年7月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3年使用車齡的情況下,中大型轎車和緊湊級以上SUV二手車保值率呈上升趨勢。相比之下,小型SUV、中型車和MPV車型的保值率有所下降。
事實上,由于透過車輛保值率折射出產品質量和品牌美譽度,因此保值率成績變化受到汽車市場廣泛關注。
車源量高于去年同期
今年,相比發展較為穩定的新車市場表現,二手車交易量能否突破歷史新高成為車市發展的一大懸念。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876.86萬輛,同比增長15.6%,與同期相比增加了118.35萬輛,累計交易金額為5517.26億元。
良好的市場表現離不開政策層面的支持。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修訂后的《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內容包括:一是以風險為本加強監管;二是適應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市場需求;三是加強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四是貫徹落實對外開放政策。
參與此次二手車保值率報告調研的數據分析師李明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國家機構改革之后,新機構從去年開始就對《管理辦法》進行了意見的征求工作,舊版的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從2008年起開始實施,到現在將近15年,本次修訂既是為了加強監管,也是為了推動行業健康促進發展。本次監管主要內容涉及流通性風險的監管,包括允許汽車附加品的融資、允許售后回購、加強內控、支持海外業務等,基本覆蓋了行業企業的各項關切,監管同時也能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
作為二手車市場發展活躍程度的指標,車源量高低關系消費者的選擇范圍。令人欣慰的是,即便處于汽車傳統銷售淡季,但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下,二手車市場正在逐步恢復信心,車源量同比呈較快增長,達570960輛,而去年同期車源量不及50萬輛。
眾所周知,消費者可選車源增加后,加快了二手車的匹配與流轉效率,加速了市場價格競爭,促進了二手車終端銷售價格進一步下降。
浙江省紹興市消費者孫弦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自己傾向于購買小眾車型,其中不乏已經停產的車型。原本這些車型難以在二手車市場尋找到,但今年明顯感覺到車源數量在增加,可供挑選的車型更豐富。“如果有合適的車型,我會買一輛二手車。”
價格分化行情加劇
《報告》顯示,在各細分市場中,除小型SUV保值率略微下滑外,其余SUV細分市場保值率呈增長勢頭。其中,中大型SUV保值率達70.7%,是唯一一個保值率成績突破七成的車型。相比之下,轎車和MPV保值率大多處于下滑勢頭,緊湊型轎車保值率依然最低,三年車輛保值率為57.1%,環比下滑0.7個百分點。
最新一期二手車各級別保值率變化圖。資料圖片
不難看出,轎車和SUV車型之間保值率表現呈現了明顯的分化。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認為,二手車交易常伴隨著車輛置換。從消費者的置換方向來看,品質提升是消費者置換車輛的初衷。而從產品方面來看,汽車尤其是中型車加長趨勢日益增加,二手車市場上舊的中型車目前在空間上已經很難滿足消費者的用車需求,這也是導致各級別二手車出現價格分化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伴隨著汽車消費升級,豪華品牌市場逆勢增長,展現出良好發展勢頭。7月,除奔馳、寶馬保值率有所回升外,大部分豪華品牌保值率有所下降。其中,市場銷量平平的英菲尼迪和已經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的謳歌品牌保值率較低,三年車齡保值率分別為49.7%和49.6%。
究其原因,豪華品牌保值率上漲的動力主要來源于產品更新。具體來看,奔馳C級改款帶動了價格小幅回升;寶馬5系部分車型有停產的預期,二手車出現惜售的情況。除此之外,豪華品牌整體呈現降價的趨勢。李明分析稱,當品牌溢價下降時,新車尚可通過產品功能升級來維持價格,但二手車通常沒有升級的機會。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依靠內燃機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合資品牌在汽車流通市場中頗具吸引力。這與其保值的優勢密不可分。而在電動化時代背景下,合資品牌保值率成績表現如何?數據顯示,7月主流合資品牌保值率下降。具體來看,以標致、雪佛蘭和雪鐵龍為首的法系品牌保值率排名靠后,分別為52.6%、51.2%和48.2%。
李明認為,合資品牌仍以燃油車為主,在多次官降之后,部分車型停產停售,這說明供給端已經沒有降價空間。起亞、現代、福特、雪鐵龍品牌保值率觸底反彈。二手市場價格實際上為燃油車的價格標注了下限,二手車能夠成交的價格就是消費者的真實反饋,為新車定價提供了重要信息。
新能源車保值率穩步提升
經過多年市場沉淀,如今新能源車在汽車市場中扮演愈加重要的作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新能源車保有量達1620萬輛。其中,純電動車保有量1259.4萬輛。此外,今年上半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車312.8萬輛,同比增長41.6%,創歷史新高。
快速增長的新能源車保有量,疊加率創新高的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促使此前新能源車“不保值”的情況有了明顯改觀。《報告》顯示,7月新能源車保值率穩中有升。其中,插電混動保值率環比上升1.1個百分點,達55.8%;純電動保值率55.2%。由此可見,新能源車保值率已經不再是阻礙其推廣的短板,市場主流車企均已將新能源車作為高端化的重要路徑。而混動車型在降低油耗方面已取得實質性優勢。
調查發現,隨著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全面實施,燃油車與新能源車此消彼長。混動車正在取代燃油車的過程當中,與此同時,多數燃油車也在實行電動化,彼此融合之后的界限更加模糊,必將帶給消費者實際的體驗提升,能耗降低。李明介紹,雖然二手電動車存在續航縮水的情況,但在基礎設施逐漸完備的情況下,車主賣車意愿并不迫切。
記者注意到,7月多款自主品牌純電動車型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三年車齡保值率在六成以上,與傳統燃油車達到同等水平。在市場化發展背景下,日益提升的新能源車保值率,無疑是新能源車吸引消費市場的另一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