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部門發布汽車促消費新政:優化限購政策 降低新能源汽車購置成本
2023年07月30日10:20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7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汽車消費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汽車消費體量大、潛力足、產業帶動作用強,促進汽車消費對穩定我國消費大盤、促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為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優化汽車購買使用管理制度和市場環境、更大力度促進新能源車持續健康發展,現提出多項措施。
今年以來,受補貼政策切換以及市場環境影響,國內車市發展出現一定幅度波動。在此背景下,《措施》將在哪些維度推動汽車消費市場增長?
放開限購呼聲日漸高漲
近年來,全國部分地區因控制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以出臺汽車限購政策措施限制汽車市場發展。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等汽車發達城市推出汽車限購政策。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業內逐漸發現限購已成為制約汽車消費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汽車累計銷量雖保持正增長,但受限于一季度車市表現不佳,下半年汽車市場發展仍存在不小壓力。其中,車市波動最為明顯的是1月新能源車市場銷量近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以全國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北京市為例,剛剛過去的2023年北京市首期油車指標搖號,配置的家庭和個人普通小客車指標共計14300個,而同期累計有近62萬家庭、250萬個人參與搖號,獲得1個京牌燃油指標的難度可想而知。北京市90后消費者王潤天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介紹,此前全家參與個人指標搖號就長達7年,目前參與家庭搖號也有3年,至今仍是一牌難求。
在現實生活中,和王潤天有著相同經歷的消費者并不在少數。如何破解一牌難求的局面,備受無車家庭群體的關注。
汽車促消費新政出臺盼激發車市新活力。吳博峰/攝
《措施》提出,優化汽車限購管理政策。鼓勵限購地區盡早下達全年購車指標,實施城區、郊區指標差異化政策,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購車指標投放。
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助理王都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汽車限購本是一項在汽車消費快速增長超越城市承載力的背景下實施的臨時性行政措施,目的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然而從結果來看,治理擁堵的目標并沒有實現,反而嚴重抑制了大量的汽車消費需求。當前,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產能釋放過度與需求相對不足成為汽車市場的主要矛盾,限購城市恰恰是拉動汽車消費的重點地區,因此,調整汽車限購政策勢在必行。
令人欣喜的是,作為國內主要限購城市,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發布《廣州市交通運輸局關于調整2023年下半年節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和申請條件的通告》,明確2023年下半年額外增加2萬個節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并臨時取消非本市戶籍人員申請節能車增量指標需繳納職工社會醫療保險的規定。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放開限購能有效促進消費潛力,尤其是部分限購導致城市汽車保有量嚴重落后的城市,汽車消費有較大消費增長空間。汽車保有量低于400萬的城市建議放開限購。
以“舊”拉“新”發揮重要力量
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自7月1日起全面實施,禁止生產、進口、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的汽車。隨著排放標準升級,全國各地掀起了一場禁止“國三”排放標準限行的風暴。
為有序推進上海市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有效降低高排放車輛污染,自4月1日起,對上海市國三標準柴油機動車限制通行政策進行調整。據悉,自2023年4月1日起,全天禁止國三柴油貨運機動車輛在上海市轄區內的所有道路上行駛;自2024年7月1日起,全天禁止國三柴油客運機動車輛在上海市s20外環高速以內的道路上(不含s20外環高速以及s20外環高速高架段投影下的地面道路)行駛。
江蘇省南通市日前發布《關于通州區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限制通行的通告》,提出自今年8月1日起,在通州區實施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含專項作業車、半掛牽引車)限制通行措施;限制通行時間為全天24小時。
不難看出,各地對“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采取日趨嚴苛的管理措施。毫無疑問,隨著相關車輛行駛范圍不斷收窄,為避免影響正常使用,很大程度上會促使駕駛上述排放標準車輛的消費者主動更換車輛。
《措施》鼓勵各地加快“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乘用車、違規非標商用車淘汰報廢。鼓勵各地綜合運用經濟、技術等手段推動老舊車輛退出,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加快老舊車輛淘汰更新。
本月1日起至今年底,為激發廣大老舊汽油車車主淘汰所屬車輛積極性,山東省濟南市采取“分階段差異化”補貼方式實施補貼政策,鼓勵提前淘汰在本地注冊登記的國二及以下排放標準的汽油車,目前執行的為第三階段資金補貼標準。
作為拉動新車消費的重要驅動力,加快培育二手車市場至關重要。《措施》提出,各地落實取消二手車限遷、便利二手車交易登記等政策措施。鼓勵汽車領域非保密、非隱私信息向社會開放,提高二手車市場交易信息透明度,完善信用體系。合理增加對二手車平臺企業的抽檢頻率,抽檢結果依法向社會公開。加強出口退稅的政策輔導和服務,支持鼓勵達到相關質量要求的二手車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覆蓋更多消費人群,《措施》鼓勵汽車企業立足城鄉不同消費群體需求,針對生產、生活、交通等使用場景,以及客貨郵融合發展等組織模式,優化豐富高性價比的車型供給,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選擇。
多措并舉擴大新能源車消費
如今,新能源車已成為汽車市場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而基礎設施建設成熟度,關系到消費者充電便捷性以及整體用車感受。
為此,《措施》要求加快縣鄉、高速公路和居住區等場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引導用戶廣泛參與智能有序充電和車網互動,鼓勵開展新能源車與電網互動應用試點示范工作。持續推動換電基礎設施相關標準制定,增強兼容性、通用性。加快換電模式推廣應用,積極開展公共領域車輛換電模式試點,支持城市公交場站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線加快推進換電站建設。同時,著力提升農村電網承載能力。合理提高鄉村電網改造升級的投入力度,確保供電可靠性指標穩步提升。進一步加快配電網增容提質,提高鄉村入戶電壓穩定性,確保農村地區電動汽車安全平穩充電。
日前,河南省政府正式印發《河南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完善停車場、加氫站等設施,優化城市充電設施服務網絡,加快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客貨運樞紐等區域充電設施和適宜使用新能源汽車的農村地區充電設施建設,到2025年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槍)25萬個以上、集中式公用充換電站6000座以上。推進鄭州城市群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
6月2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明確了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的有關事項。具體來看,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對購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
《措施》提出,落實延續和優化新能源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的政策措施。推動居民小區內的公共充換電設施用電實行居民電價,推動對執行工商業電價的充換電設施用電實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推動提供充電樁單獨裝表立戶服務,更好滿足居民需要。鼓勵充換電設施運營商階段性降低充電服務費,鼓勵地方對城市公交車輛充電給予優惠。到2030年前,對實行兩部制電價的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用電免收需量(容量)電費。
在公共領域方面,新政支持適宜地區的機關公務、公交、出租、郵政、環衛、園林等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車輛原則上采購新能源車,鼓勵農村客貨郵融合適配車輛更新為新能源車,提高新能源車采購占比。
《措施》要求,加大汽車消費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確定首付比例、貸款利率、還款期限。持續深化車險綜合改革,健全商業車險費率形成機制,支持保險公司開發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保險等創新產品。嚴格規范汽車金融市場秩序,不得向消費者強制搭售金融產品服務或違規收取不合理費用。
針對停車難、停車亂問題,《措施》鼓勵各地有效擴大停車位供給,合理制定停車收費政策。新建居住區嚴格按照城市停車規劃和相關標準要求配建停車位,提高老舊小區、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城中村改造中的車位配建比例。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夜間道路停車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人員密集場所和景區加快立體停車場、智慧車場建設和裝備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