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蚊類產品須獲農藥登記證 警惕商家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2023年07月23日10:20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夏日炎炎,人們與蚊子的戰斗再次打響,驅蚊產品進入家庭購物清單。《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看到,無煙無香型蚊香、精油驅蚊手環、電熱蚊香片、蚊香液、驅蚊花露水等驅蚊產品熱銷,被商家擺在顯眼位置,并設置了銷售專區。在電商平臺上,驅蚊手環、驅蚊貼等新式網紅驅蚊產品同樣受到追捧。
然而,部分驅蚊產品打著“黑科技”“新研發”的幌子,實際效果卻不如人意。記者了解到,驅蚊產品屬于農藥范疇,但是不少售賣驅蚊類產品的商家并未獲得農藥登記證號,在宣傳時打擦邊球,名稱上規避“驅蚊”字眼,文案中強調驅蚊效果,聲稱純植物成分,進而誤導消費者。
消費者對驅蚊產品認知不足
記者近日在電商平臺上搜索“戶外驅蚊”,看到各種款式的驅蚊手環、驅蚊貼以及防叮滾珠等,不少產品聲稱“自帶隱形蚊帳”。但消費者對驅蚊產品的認知還不夠全面,購買時存在一定誤區。
記者在一投訴平臺搜索“驅蚊”,顯示有1100余條投訴,投訴內容主要圍繞購買時頁面介紹為“驅蚊噴霧”“驅蚊手環”,但收到商品后包裝上卻是“防護噴霧”“香氛手環”,產品既沒有標注農藥登記證號也沒有標注農藥生產許可證號,使用后也未達到驅蚊效果。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以及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防蚊驅蚊類產品認定的意見》的規定,用于預防和控制蚊、蠅等有害生物的化學合成物或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屬于農藥。因此,如果蚊香等產品的標簽、說明書表明該產品具有防蚊和驅蚊功能,則無論其有效成分是化學成分還是植物源性成分,該產品都屬于農藥范疇。因此,凡是有驅蚊、防蚊功效的產品,均屬于農藥產品范疇,在市場上銷售須取得農藥登記證號、農藥生產許可證書號,而且必須在包裝上標明。
超市銷售的驅蚊產品多以電蚊香液、蚊香、驅蚊液為主。王小月/攝
近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走訪北京的一些超市看到,超市主要以售賣電蚊香液、蚊香、驅蚊液為主。在物美北京洋橋店,還特別設置了蚊香類產品的銷售專區,更加顯眼。驅蚊類產品的各類證號批號都比較規范,外包裝盒上標注了農藥生產許可證號,還標注了驅蚊成分的含量,包括“四氟甲醚菊酯”“避蚊胺”“氯氟醚菊酯”等成分。
迪士尼驅蚊產品未取得農藥登記證號
總體來看,在超市、便利店等渠道售賣的驅蚊產品都較為正規。但在電商平臺上,一些與之無關的企業都紛紛開始售賣驅蚊產品,以高科技、高顏值為噱頭,力圖贏得消費者青睞。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一電商平臺的“華粉正品體驗店”看到,一款名為“迪士尼驅蚊手環防蚊神器”的商品,售價88元。鏈接名稱明確提到了“驅蚊”“防蚊神奇”等字樣,但產品包裝的名稱卻為“米奇系列香氛防護手環”,規避了“驅蚊”字樣,聲稱無避蚊胺。此外,該產品信息中包含香茅精油、桉葉精油、檸檬草精油等成分,這些成分均從植物中提取,主要特性就是驅蚊蟲。
記者詢問店鋪客服,這款產品是否屬于驅蚊產品。客服稱“屬于”,但無法提供該產品的包裝盒,讓記者在評論區根據網友曬圖作為參考。根據網友評價,記者看到包裝盒上并未標注農藥生產許可證號、農藥登記證。
無獨有偶,在“達兒文旗艦店”,商品展示頁名為“迪士尼精油手環防蚊子驅蚊防蚊液”的商品,月銷超1000件,但在頁面詳情中卻宣傳“飽滿吸收植物精油,雙倍緩釋防叮成分,防叮更有效”。而產品名稱為“米奇系列香薰防叮手環”,防叮手環精油主要成分也大多為植物提取的驅蚊成分。
記者詢問客服該款手環是否取得了農藥登記證號,客服強調該手環是防護手環。但記者看到該款商品的用戶評價幾乎都圍繞防蚊效果,商家也在評價頁回復了“孕嬰可用,植物防叮”。
顯然,部分未取得農藥登記證號的商品雖然在名稱上避開了“驅蚊”二字,但卻在產品宣傳文案將驅蚊功效作為主要賣點。記者隨機詢問了多位消費者,不少人表示之前并不清楚驅蚊產品屬于農藥,對于產品包裝上是否標注農藥登記證號也并未在意。
北京消費者李菲告訴記者,她在電商平臺購買驅蚊手環、驅蚊貼等產品大多是看商家介紹,而商品外包裝大多也不對外展示,往往是收貨后才能看到商品包裝。
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相關專家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打擦邊球的現象是在誤導消費者且擾亂市場,屬于有意規避農藥監管的行為。按照《農藥管理條例》規定,這類產品均屬于農藥范疇,應該有正規的農藥登記證和農藥生產許可證,且必須在產品的標簽和說明書上注明。并強調,尤其是在電商平臺等監管薄弱但銷售量卻很大的購買渠道,消費者更應保持警惕,并對產品宣傳中的內容進行審慎判斷,關注產品包裝上是否有相關的批準文號,以確保產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平臺經營主體也應肩負起對商家及上架商品審核監督的職責,讓違法商品沒有生存之地。
銳舞驅蚊產品說明與宣傳自相矛盾
對驅蚊產品,人們除了關注產品功效,也同樣關注其安全性和環保性。因此,不少商家利用消費者的知識盲區,將“無毒”“純植物”作為賣點。
電商平臺上售賣的一款銳舞精油驅蚊手環。資料圖片
記者在電商平臺看到一款名為“銳舞”的驅蚊產品,稱“精油驅蚊手環驅蚊率高達99.9%以上,不放過一只蚊子”。頁面介紹該商品為“純植物萃取,不含避蚊胺”。因頁面未對商品毒性進行介紹,記者詢問銳舞旗艦店客服,對方稱,這款產品“無毒”,采用進口精油,18種天然植物萃取,純天然、無危害,并發來了分析檢測報告。同樣,客服并未應記者要求發外包裝盒。但根據客服發來的農藥登記證,毒性一欄顯示為“微毒”,與客服聲稱的“無毒”相悖。
事實上,《農藥管理條例》已經對農藥的毒力分為:微毒、低毒、中毒、高毒、劇毒。既然該款驅蚊產品屬于農藥范疇,那么商家聲稱的“無毒”就是偽命題。
記者仔細查看該登記證,農藥名稱為“驅蚊液”,并非記者所詢問的驅蚊手環產品。對于記者的疑問,客服稱“(驅蚊手環)精油倉是純植物精油,不需要這個”。“凡是驅蚊產品不是都需要農藥生產許可嗎”記者的問題被客服再次否定,“沒有那些成分,所以不需要。”
一業內人士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正規廠家的驅蚊產品都必須獲得農藥登記證號,有的產品還在包裝上標注了“微毒”字樣提示消費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有保證的,按照說明書正確使用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但屬于農藥范疇的驅蚊商品聲稱無毒,或有虛假宣傳之嫌。
理性選擇“高科技”驅蚊產品
人們對“純天然”“純植物”概念有特殊的信任感,因此一些驅蚊產品聲稱母嬰安全適用,定價相對更高。但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方面表示,目前國內沒有針對特殊人群的衛生殺蟲產品等級標準。主要原因是我國對衛生殺蟲劑行業有明確的法規要求和約束。根據《農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衛生用農藥包含驅蚊產品標簽如果標注“適用于兒童、孕婦、過敏者等特殊人群”屬于虛假、誤導使用者的內容。
此外,一些打著“高科技”噱頭的驅蚊手環、驅蚊精油等產品價格也相對較高。上述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專家認為,某些企業正是利用了消費者的喜好,用一些看似高科技的專業詞匯等概念來吸引消費者,使他們相信這些產品更安全、更健康,可能存在誤導和夸大宣傳的嫌疑。尤其是天然植物類產品,自然界的植物包羅萬象,如沒有經過毒理性實驗,通過合規性登記,貿然添加,會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健康風險。
當前,市場上出現了很多黑科技驅蚊產品,宣稱安全無毒無害,植物配方精華,不含DEET,專為兒童設計,主要成分為迷迭香精油、天竺葵精油、艾草精油等,宣稱自然的神秘力量,甚至宣稱有歐盟或美國認證。但全國日用雜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家用衛生殺蟲用品分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柏坤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我們認為這些是不科學的,原因有幾點:第一,天然并非安全的代名詞;第二,宣稱的藥效不實,經過我們反復實驗,宣稱的精油以及很多其他精油,驅蚊時長及驅蚊效果比較有限;第三,國家鼓勵產品創新,特別是天然植物精油類產品,登記時要嚴格遵循安全、有效原則。因此消費者選購時一定要辨別是否為合法登記的產品。”
“面對這種情況時,消費者需要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要輕易相信宣傳的承諾。建議消費者從正規渠道選擇購買大企業生產且價格適中,并經國家相關部門認證的合法合規的驅蚊產品。”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相關專家表示,監管機構也應該對市場上驅蚊產品加強監管,確保企業提供真實、準確的產品宣傳信息,防止因虛假宣傳給消費者帶來健康風險和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