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對待“內部購”“低價團”等銷售模式
2023年04月18日10:20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近期,福建省福州市消委會接到多起消費者參加商家發起的裝修材料、電器等商品“內部購”“低價團”后,出現無法按時收貨、貨不對板、質量問題等投訴。福州市消委會在積極調查調解的同時,于4月17日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輕信商家的一面之詞、貪圖低價,參加沒有保障的所謂低價團購。
預付款購物要三思。消費者采用預付式消費模式時,要多留意商家資質,注意預付款的資金安全,堅持“能不預付就不預付、能少預付就少預付”,切莫貪圖預存多優惠多的“小便宜”,寧可單次消費多付錢,以免商家跑路導致資金受損。
內部購優惠要甄別。現如今,一些電器、建材銷售人員常用和消費者建立的微信關系推送所謂“內部購”“廠家購”“低價團”等銷售活動,甚至有拉人拼團更優惠等促銷噱頭,消費者需冷靜對待,仔細甄別銷售渠道、商品質量、生產日期、付款方式、到貨方式、安裝期限、售后服務等相關內容,不要只留意價格,要綜合考慮產品類型(甄別定制機、工程機等)、型號是否老舊、是否是尾貨、是否滯銷等因素,尤其不要直接付款給銷售人員,以免發生糾紛后理不清錢款去向,造成維權困難。
下單后及時提貨。部分商家為多銷售商品,往往會組合推銷商品,誘導消費者多下單,甚至銷售消費者遠期使用的商品,特別是有裝修計劃的消費者,在設計時出于預留家電尺寸的考慮以及受商家誘導,可能購買全屋家電廚具,但付款后又不能立即提貨安裝,待裝修完成需要提貨安裝時,才發現商家經營異常,陷入維權困境。
誘導式銷售莫輕信。在商場購物時,消費者明明可以現場買單提貨,卻常有銷售人員極力推銷轉換成網購模式或者團購模式,消費者一定要進行比較分析,自主決策。
總共: 1頁
作者: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