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副業輕松過萬?江蘇省消保委:別被“快速致富”的幻想迷惑
2023年03月30日10:22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下班做副業,輕松月入過萬?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業余時間玩轉副業,以增加收益或實現自我價值。與此同時,五花八門的副業培訓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聲稱能讓人們快速掌握副業技能,輕松賺取高額回報。然而,在這些看似美好的承諾背后,卻隱藏著不少陷阱和風險。江蘇省消保委指出,“副業培訓陷阱”制造了一種“快速致富”的幻想,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破壞了市場秩序和社會信用。
有媒體報道,記者通過掃碼報名一家視頻剪輯培訓課后,進入了一個約150人的微信群。該群內有課程管理人員發的鼓吹多種“變現玩法”的內容。直播課程由一位自稱有2000萬粉絲的影視博主講授,除簡單介紹了部分視頻平臺的推薦規則外,其大部分時間都在“展示”自己通過平臺賣貨和變現的業績,宣稱“最近的日收入最低一萬九”。另一位寶媽參加了一個“淘寶無貨源小白訓練營”課程,宣傳說零成就可以月入上萬元。想著有個副業能減輕家庭負擔,便花1元報名為期5天的課程?!暗秸n程最后兩天,報名老師想方設法哄騙學員報6888元的技能課程,承諾學不會可以復學”。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日新月異的時代,社會高速運轉,風險越來越不可控,在這樣的背景下,副業應運而生。副業是一種靈活的就業方式,能夠增加收益渠道,提高自我抗風險能力?!案睒I培訓陷阱”往往抓住消費者急于求成的心理,制造了一種“快速致富”的幻想,從而牟取不正當利益。這些培訓機構并沒有真正關心消費者的學習效果和成長發展,更沒有考慮到消費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合法權益。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破壞了市場秩序和社會信用。
針對這一現象背后反映出來的問題,江蘇省消保委表示,一方面要規范培訓渠道。引流平臺要審核培訓機構資質,切斷無良機構利用知名網絡平臺吸引客戶的途徑。相關部門要厘清引流平臺的法律責任,壓實平臺的主體責任,定期對培訓機構的資質、資格等進行審核,及時取締違法機構。同時,可與專業培訓機構合作,開展公共性技能培訓,開辟官方培訓渠道。另一方面,消費者要保持平和心態,切勿急功近利,不要輕信“免費試聽”和“零基礎”的誘惑,仔細甄別培訓機構資質資格,遇到問題及時維權。不隨波逐流,而是充分了解自己對副業的訴求,以及相關行業的發展前景和市場需求,綜合分析考量后再選擇副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