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啟動 新能源車力爭達八成
2023年02月15日10:20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伴隨新能源車市場認可度持續提升,顯著提升公共領域新能源車應用比例也被提上了日程。2月3日,工信部、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試點工作期限為2023年至2025年。
據悉,《通知》將按照需求牽引、政策引導、因地制宜、聯動融合的原則,在完善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支撐體系,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基礎設施建設、新技術新模式應用、政策標準法規完善等方面積極創新、先行先試,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為新能源車全面市場化拓展和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提升社會公共領域新能源車比例被提上發展日程。吳博峰/攝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車市場化推廣取得較大成就。截至目前,我國新能源車產銷量連續多年蟬聯全球首位,去年12月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已突破30%。在此基礎上,有效拓展新能源車的使用范圍成為新能源車真正走向市場化的重要標志。
《通知》提出,車輛電動化水平大幅提高。試點領域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顯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領域力爭達到80%。
在新能源車使用過程中,充換電服務體系保障關系到廣大新能源車主的整體使用感受,也是營造良好消費市場環境的重要基礎?!锻ㄖ诽岢?,建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換電基礎設施體系,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新增公共充電樁(標準樁)與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標準車)比例力爭達到1:1,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車位占比預期不低于小型停車位的10%,形成一批典型的綜合能源服務示范站。
事實上,新能源車除與眾不同的駕駛體驗外,其搭載的智能網聯化功能也是消費市場認可的主要原因。隨著“聰明的車”越來越多,如何打造智慧城市出行體系,成為擺在市場各方發展面前的一道難題。針對這一趨勢,《通知》要求,建立健全適應新能源車創新發展的智能交通系統、綠色能源供給系統、新型信息通信網絡體系,實現新能源車與電網高效互動,與交通、通信等領域融合發展。同時,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快速換電等新技術應用有效擴大,車網融合等新技術得到充分驗證。
據了解,此次試點的重點任務包括:提升車輛電動化水平、促進新技術創新應用、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以及健全政策和管理制度。《通知》提出,科學合理制定新能源車推廣目標,因地制宜開展多元化場景應用,鼓勵在短途運輸、城建物流以及礦場等特定場景開展新能源重型貨車推廣應用。與此同時,支持換電、融資租賃、“車電分離”等商業模式創新。
關于充換電基礎設施方面,《通知》要求優化中心城區公共充電網絡建設布局,加強公路沿線、郊區鄉鎮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際快充網絡建設。充分考慮公交、出租、物流、郵政快遞等充電需求,加強停車場站等專用充換電站建設。推動充換電設施納入市政設施范疇,推進充電運營平臺互聯互通,鼓勵內部充電樁對外開放。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從提升新能源車產品綜合競爭實力,到完善充電基礎配套設施,再到如今大力推廣公共交通領域新能源車應用比例,這些措施有利于全面釋放市場潛力,傳遞出大力推動新能源車市場化發展的積極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知》發布不久后,便有地方積極響應這一政策。2月6日,河南省商務廳等18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的通知》提出,加快公共領域車輛綠色替代。加大公交車、巡游出租車和城市建成區的載貨汽車(含渣土運輸車、水泥罐車、物流車)、郵政用車、市政環衛車輛、網約出租車新能源更新替代推進力度。同時,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停車場、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客貨運樞紐等充電設施建設,鼓勵充電樁運營企業適當下調充電服務費。
許海東表示,隨著新能源車拉開公共領域市場化推廣序幕,將有助于地方完善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支撐體系,促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新技術新模式應用、政策標準法規完善等方面積極創新,改善新能源車使用環境,提升新能源車在消費市場的整體形象,為汽車市場平穩發展注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