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個月以來首次正常 經銷商庫存指數展現車市積極信號
2022年07月12日10:22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最新一期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6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以下簡稱預警指數)為49.5%,同比下降6.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7.3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下。這意味著,庫存預警指數終于結束了長達4年多的漫漫“高燒”之路。
作為體現國內新車市場銷售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庫存預警指數與廣大消費者關系十分密切,其變化可及時反映終端銷售市場產銷波動,為汽車企業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制定新車銷售策略提供參考的同時,也對消費者購車帶來直接影響。
自2018年以來,伴隨國內汽車市場由高速發展階段切換至轉型升級發展的新階段,國內新車市場表現出現一定幅度波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8—2020年,國內汽車市場連續三年呈現負增長結果。受整體車市環境影響,此前一直表現穩定的預警指數開始脫離正常區間,長期在榮枯線以上水平運行。
隨著時間推移,預警指數何時回歸正常值,成為市場各方猜測的一道謎題。截至本次結果發布前,預警指數已連續54個月位于榮枯線之上,刷新了自2012年定期披露預警指以來數的歷史記錄。在此背景下,預警指數“高燒”現象反而成為了一種新常態。
去年,借助國內新車市場企穩回升的良好局面,預警指數逐漸有了回調跡象,去年多月預警指數接近榮枯線附近。其中,去年車市銷售的最佳節點——“金九”預警指數為50.9%,讓人們看到了終止“高燒”的希望。
不過,由于年末車市“翹尾”行情不如預期,所以并未在此基礎上繼續向好發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產業協調部主任樊宇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得益于國家及各地陸續出臺包括財政補貼、減征購置稅、放寬汽車限購等在內的系列促進汽車消費的相關政策,對需求端初現較強拉動作用,汽車市場加速恢復,使汽車流通行業進入景氣區間,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霸谡吆痛黉N的雙重作用下,6月份全口徑狹義乘用車終端銷量約為175萬輛,乘用車銷量同比由負轉正,增幅約5%。”樊宇預測。
2022年是汽車市場企穩回升的關鍵一年。根據業內預測,今年國內新車市場銷量有望實現同比增長5%。為了完成這一目標,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公布了一系列汽車消費利好政策。
4月25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提出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車限購,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5月31日,600億元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出臺實施;此后,2022年新能源車下鄉活動正式開啟。
利好政策密集出臺,給新車市場發展注入了信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顯示,國內汽車經銷商普遍認為600億車購稅減征政策出臺,提振了消費信心,首購、換購的消費者增多,同時有效降低消費群體的購買壓力。購置稅政策效果已經初步顯現,目前有33.8%的經銷商新車優惠幅度加大,32.4%的經銷商客流量同比去年有所增長,58.4%的經銷商6月新車銷量環比5月增長。
從分品牌類型指數看,6月進口和豪華品牌、主流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庫存指數均呈環比下降。購置稅減半政策惠及大部分合資及少部分豪華品牌汽車,銷量整體向好,庫存預警指數下降。
樊宇表示,汽車消費市場需求增加下,經銷商銷售節奏改善明顯。6月處于半年任務考核節點,經銷商進行任務沖量,補庫動力較強。由于4—5月經銷商經營、銷量虧損較大,按計劃完成半年度任務的經銷商不足一成,完成率在70%以上的經銷商僅四成。經銷商面臨單車利潤減少、業績下滑、資金周轉較慢等問題。在政策支持下,經銷商銷量開始回升,預計未來經營狀況將逐步改善。
7月,部分地區車展活動陸續啟動,新車密集上市,疊加刺激政策將持續推動銷量回升。在政策的引導下,6月市場增量效果較突出,預計7月市場表現與6月基本持平,庫存預警指數有望繼續位居榮枯線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