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發布2021年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情況
2022年04月24日10:20 來源:江蘇省市場監管局
江蘇是電梯生產使用大省,總量居全國第二。近年來,江蘇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省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建設工作,省政府黨組將“全面完成全省統一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建設”列入2021年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事項目清單。省市場監管局加快電梯安全監管改革創新,大力推進電梯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全省電梯安全基礎不斷夯實,安全形勢穩中向好,全年未發生電梯安全事故。截至2021年底,全省在用電梯800586臺(含轎廂式電梯738240臺、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62346臺),其中738240臺轎廂式電梯已全部納入96333平臺,做到應納盡納,全面完成年初預定的工作目標。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快96333標識牌更換速度,形象更統一。修訂發布《電梯統一應急救援標識》(DB32/T 3678-2019),進一步統一全省電梯96333標識,部署全省96333標識更換工作。截至2021年底,已更換標識577906張,完成全年預定目標。
(二)加強標準建設,運行更規范。制定發布《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數據歸集規則》(DB32/T 4131-2021)、《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工作規范》(DB32/T 4130-2021)兩項江蘇省地方標準,規定了電梯應急處置平臺數據歸集規則的術語和定義、總則、數據內容、歸集規則和數據要求;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工作的術語和定義、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全省13個設區市按照一個模式處置,一個接口數據傳輸,規范了平臺運行。平臺建設還納入了全省市場監管信息化總體規劃,與市場監管一體化平臺實時對接,為開展故障研判和風險預警提供技術支撐。
(三)深入開展數據分析研判,監管更有效。在數據歸集更全面的情況下(2021年度歸集電梯數量增加12.7萬臺,歸集率比2020年提高8%),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利用大數據分析研判,為精準監管提供有力支撐。省局及各設區市通過定期向社會公布電梯相關信息,實行正向激勵與反向倒逼,推動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
(四)組織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品牌更清晰。征集各地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經驗做法,制定下發《全省統一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宣傳活動方案》。2021年6月和7月,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南京市特檢院先后舉辦兩場智慧電梯科普教育活動,近百名中小學生踴躍參加,幫助更多的青少年樹立電梯安全乘用意識,營造人人關注電梯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電梯應急救援數據分析
2021年,全省平均每天處置困人故障137起。根據全年全省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歸集的救援工單數據,主要從8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從困人電梯使用場所看,住宅是電梯困人故障高發場所,占困人總量的66.16%,辦公樓宇和商場超市分別占13.67%和5.28%。
(二)從困人時間段看,電梯困人高發時間段是上下班高峰期。其中上午8點到10點時間段占13.26%,下午16點到18點時間段占13.49%,晚上18點到20點時間段占14.27%,這三個時間段共占41.02%。
(三)從困人發生月份看,7月份共發生電梯困人故障5811起,占困人總量的11.62%,主要原因是受高溫暴雨影響,電梯部件過熱發生故障,機房或底坑進水導致電氣開關故障等;因春節等節日及氣候影響,2月份電梯運行次數較少,共發生電梯困人故障2404起,占困人總量的4.81%。
(四)從電梯使用年限看,0~5年電梯月均困人故障率最低,為0.36%;6~10年電梯月均困人故障率為0.66%;11~15年電梯月均困人故障率最高,為0.79%;16~20年電梯月均困人故障率為0.71%;20年以上電梯月均困人故障率為0.74%。低年限電梯困人故障率低主要是因為電梯使用頻率相對較低。
(五)從困人原因看,最主要的三大類原因分別為:人為原因占49.60%,外部原因占20.89%,電梯門系統故障占12.40%。在人為原因中,生活垃圾導致開關門受阻占比最高,為45.74%;在外部原因中,因停電和故障后自動恢復運行占比較高,分別為57.43%、16.67%;在門系統原因中,廳門鎖失效占34.61%、轎門鎖失效占22.95%、門機故障占22.69%,是三個最主要的原因。
(六)從電梯救援情況看,全省電梯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平均用時13.2分鐘,遠低于國家規定的30分鐘。但也存在個別電梯救援超時情況,全省2021年共發生電梯救援超時249起,占總處置量的0.5%,主要超時原因有路途距離較遠、路況較差、堵車等。各地均按照相關規定,對救援超時情況進行處理。
(七)從單臺電梯困人次數看,2021年困人次數最多的一臺電梯共發生7起困人,全省共有12臺電梯全年發生5起以上困人,相比2020年(單臺電梯最多困人14起,超出5起共22臺),2021年單臺電梯困人情況有明顯好轉。針對困人故障頻發的電梯,各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均及時約談相關企業,指導電梯使用單位加強宣傳,督促電梯維保單位嚴格按規范維保,減少電梯困人故障發生次數。
(八)從維保單位看,2021年,維保臺量在50臺以上的維保單位月均困人率超過3%的有7家。在2021年度電梯維保單位星級評定工作中,通力電梯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從五星降為四星,江蘇平安電梯有限公司、南通四建電梯工程有限公司、南通帝奧電梯有限公司從四星降為三星,蘇州德奧電梯安裝有限公司從四星降為二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省市場監管局將圍繞“雙穩雙提”工作主線,進一步深化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功能,推廣典型經驗做法,形成具有江蘇特色的電梯應急救援模式,推動電梯安全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走在全國前列。
(一)健全工作機制,強化隱患排查。進一步研究提高平臺數據質量和工作質量,為科學、精準監管提供數據支撐。及時分析各地平臺數據信息,對困人故障率高的電梯使用單位、維保單位和困人故障頻發的電梯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強監督檢查,督促開展電梯隱患排查,重點排查電梯制動器、安全鉗等安全裝置是否安全可靠,將問題嚴重的單位列入年度重點檢查名單。
(二)實現智慧監管,推動監管理念方式創新。在初步建成智慧監管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優化,突出服務決策和便民利企,提升用戶體驗,打造全國一流的特種設備智慧監管系統。按照“標準統一、基礎共用、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的原則,實現省、市系統互聯互通和實時共享,形成統一的數據采集、分析處理等機制。
(三)擴大宣傳教育,打造品牌形象。通過電梯安全主題宣傳“四進”活動,向市民宣講電梯安全法律政策、電梯救援知識,普及安全知識。定期開展數據中心開放日活動,宣講科學救援行為。適時組織電梯困人應急救援演練,提高科學施救和事故應急救援能力,進一步完善應急處置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