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已接近尾聲,隨著“剁手黨”的購物熱情被點燃,物流企業也進入到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
對于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莫過于自己搶到的寶貝什么時候才能到自己手中。物流作為網購一個重要的環節,服務質量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為了“剁手黨”的快遞更快到達,各大平臺與物流企業用盡渾身解數。
隨著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人們購物、消費方式更為便捷。小到紙巾、棉簽,大到家電、家具,這些商品都可以借助快遞送到家。與此同時,由此產生的快遞包裝污染問題也日漸凸顯。
快遞廢棄物處理受關注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1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400億件,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到今年年底有望突破950億件。
然而,快遞單量高速增長,伴隨而來的是大量快遞廢棄物的產生。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遞業每年消耗的紙類廢棄物超過900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
為此,市場監管總局、科技部、國家郵政局等八部門在去年7月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對未來三年我國快遞包裝標準化工作作出全部部署。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快遞包裝處理也成為不少“剁手黨”關心的問題。
“每到電商大促期間,小區的垃圾桶旁都會堆放著大量快遞紙盒。每次取快遞,都盡量在菜鳥驛站拆開,希望包裹能實現循環利用。”熱衷網購的沈先生說。
建立全鏈路綠色物流體系
為了推進綠色快遞建設,今年3月,國家郵政局制定的《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已正式施行,對快遞包裝選用、包裝操作標準進行了規范。
為了迎接新的“大考”,企業紛紛加快布局綠色供應鏈。
繼去年雙11蘇寧物流“青城計劃”落地北京以來,助力“綠色北京”又有了新動作。今年618期間,蘇寧物流在北京正式上線一款新型減膠紙箱,加速推進綠色包裝。
據悉,這一新款減膠紙箱底部通過優化結構設計,無需使用任何膠帶也能保護商品安全。相較于傳統紙箱,可減少50%膠帶的使用量,同時膠帶寬度也從45毫米降至42毫米。根據測算,每使用50個減膠紙箱就能減少1KG的碳排放,若全行業推廣使用,每年節約的一次性膠帶可繞地球1000圈。
蘇寧物流方面表示,一聯單、減量化填充物、共享快遞盒、循環保溫箱等綠色包裝產品,預計年底前可達90%。
在近日舉辦的2021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網絡CEO萬霖表示,讓物流更綠色是物流企業承擔的“新責任”之一。菜鳥將持續綠色行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與更多品牌合作建立全鏈路綠色供應鏈服務,加大綠色包裝材料的回收、循環、替代使用,加快新材料研發。
據了解,目前菜鳥已通過推廣電子面單、裝箱算法、智能路徑規劃、環保袋、循環箱、綠色回收箱、太陽能物流園等,從上游到下游形成了從訂單生成到包裹送達的全鏈路綠色方案。
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在峰會上表示,我國是快遞大國,但目前還沒脫離傳統模式,現代物流建設還存在短板。物流業需要創新思維,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探索新的發展模式,用數字物流打造現代物流體系,大力推進物流體系創新發展,同時也要在低碳快遞發力。
數字智能化技術推動物流業“減排”
綠色物流關乎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快遞業不斷增加的碳排放問題亟待解決。
根據目標,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洪濤在“全渠道數智化供應鏈再升級”分論壇上表示,碳中和不僅是應對氣候變化,而且將改變全社會生產消費體系,各個高碳的技術和產品會逐漸被低碳產品替代。
王洪濤表示,物流行業占到整個碳排放總量的10%以上,甚至能達到20%。
新的目標向物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
去年11月,京東物流公布2030年減碳目標,即與2019年相比,到2030年碳排放總量減少50%。
今年6月9日,菜鳥宣布推出“綠鏈計劃”,聯合商家、消費者等各方力量減碳、減塑,在物流全鏈路推進綠色供應鏈建設。作為“綠鏈計劃”的重要環節,菜鳥將聯合多家品牌商、渠道零售商和第三方包裝服務商,共同建立一套物流行業端的循環生態協同標準,將循環利用從消費者端上溯到企業供應鏈環節。
《中國消費者報》了解到,在物流供應鏈領域建設循環箱體系,是一個系統性的社會工程。以快速消費品行業為例,每個SKU的體積千差萬別,一個企業的紙箱型號超過1000多種。曾有品牌企業自己做循環箱,但由于缺乏共用標準,流轉率較低、成本較高,應用規模受限。
菜鳥綠色包裝負責人袁流介紹,這套循環生態協同標準將各個行業按相似性進行歸類。以洗護行業為例,智能算法顯示,該行業可用13種箱型覆蓋60%的銷售量,滿箱率能達到90%。
王洪濤認為,打造綠色供應鏈管理,要做一個物流行業的碳核算體系,基于標準和數據庫,了解不同的運輸方式碳排放數量,達到減排的效果。碳中和會改變全球的生產消費,未來長久要做到的就是“核算、減排、披露”。
他以洗發水瓶子為例說明,廠商需要瓶子供應商提供生產過程的物耗和能耗,采集數據庫算出完整的模型。通過提升全供應鏈尋找減排的方式,包括節能與能源替代,節材與原料替代,再生循環和直接減排。
無疑,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進一步應用,將使物流業加快優化升級,更快更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