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1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標準化戰略若干重大問題研究項目組組長趙憲庚院士,帶隊到我省調研中國標準化戰略實施相關工作。世界工程聯合會主席龔克、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原司長于欣麗、一級巡視員國煥新等參加調研。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局長朱勤虎、副局長黃運海,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民政廳、農業農村廳、知識產權局和部分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代表、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調研座談會。
會上,朱勤虎匯報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標準化工作成效。朱勤虎指出,省市場監管局作為全省標準化工作主管部門,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和市場監管總局指導下,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推動我省標準化各項工作取得豐碩成果。一是深化標準化綜合改革。基本完成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三個階段219項任務,探索形成4個方面20條試點典型經驗,獲得市場監管總局充分肯定。二是完善標準供給體系。累計主導制定國際標準83項,主導和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848項,制定地方標準3311項,推動自我聲明公開團體標準789項、企業執行標準20.2萬項,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三是搭建標準化創新平臺。經省委、省政府同意,首次設立省標準創新貢獻獎,在泰州市開展標準專利融合創新試點,推動創新成果向標準轉化,落實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計劃任務。四是增強標準化治理能力。探索實施地方標準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實施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在全國率先開展企業標準“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促進標準質量水平整體提升。
朱勤虎表示,下一步省局將加強標準化戰略研究,統籌謀劃“十四五”時期標準化工作,著重處理好5個方面關系:一是處理好自主創新和標準引領的關系。努力把標準制定嵌入科技創新的全過程,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標準化機制,加大對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標準的支持力度,切實發揮標準在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二是處理好守底線與拉高線的關系。充分發揮強制性標準剛性約束作用,用標準筑牢安全底線;同時,打造一批高質量的標準,讓江蘇制造、江蘇建造、江蘇服務和江蘇品牌成為高質量的鮮明標志。三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積極構建政府主導制定和市場自主制定協同發展的標準體系,讓更多更好的標準來源于市場又回歸市場,在市場中發揮更大作用。四是處理好引領全國與走向國際的關系。著眼于“引領全國”,提高江蘇標準水平,增強江蘇標準硬實力;主動“走向國際”,積極參與全國乃至國際標準化戰略、政策和規則的制定,提高江蘇標準的引領作用,推動形成以標準為核心的對外競爭新優勢。五是處理好統一管理與分工管理的關系。建立高效的標準化統籌協調機制,以“標準化+”行動為載體,會同各有關部門共同將標準化融入到重大戰略舉措、重大項目建設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等工作之中,形成各部門間協同聯動推進標準化的工作格局。
黃運海圍繞調研提綱,從加強頂層設計理順工作機制、提升標準供給質量、發揮企業的標準主體作用、培育發展團體標準、實施標準化試點示范、推動專利標準融合、推進標準國際化等方面,向項目組匯報了我省標準化工作情況及體會,同時從加快出臺標準化戰略綱要、完善標準化規章制度、培育高質量團體標準、加大對地方標準化工作支持力度等四個方面,提出了相關工作建議。
會上,省科技廳、農業農村廳、知識產權局和部分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代表作了交流發言,就項目組提出的標準制定、產業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等進行了匯報交流。
趙憲庚表示此次調研深受啟發、收獲很多,江蘇標準化工作有聲有色,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真抓實干,對標準化工作理解深刻到位,使項目組進一步開拓了思路,拓寬了視野。他指出,希望江蘇更好開展標準化工作,更有針對性地服務產業發展;積極培育發展團體標準,培養有國際影響力的團體標準組織;加大專利標準融合創新,鼓勵科技成果標準轉化;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服務好國家重大戰略。
項目組一行還深入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宜興環保產業園進行實地調研,通過現場查看、座談交流等方式,詳細了解企業標準化工作的典型做法、成效、經驗和問題,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如何更好推進實施標準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