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的茅臺、五糧液、口罩、YSL箱包等一件件被投入到粉碎機中變成粉末。4月23日,京、滬、鄂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聯合開展“保護知識產權 打擊侵權假冒”——侵權假冒偽劣商品統一銷毀行動。在上海電子廢棄物交投中心,上海集中銷毀66.93噸假冒偽劣商品,貨值金額超過2800萬元。
據了解,本次集中銷毀行動共計銷毀上海市市場監管、公安、文化旅游、農業農村、海關等部門罰沒的服裝鞋帽、箱包、電子產品、汽車配件、建材、食品(含酒)、藥品、化妝品、防疫產品、農資產品、非法出版物等十余種侵權假冒偽劣商品。
假冒偽劣商品存放處
工作人員拆解、分揀零件
銷毀假冒酒類
假冒酒類
在銷毀現場,記者看到,成箱的電子設備、假冒茅臺、口罩、假冒名牌箱包服飾等橫向排列堆放在一側,約有數10米長。它們依次被投放入另一側的粉碎機中,隨著機器的運轉,全部變成了碎片。一些電子設備則由工作人員進行拆解,分揀出有利用價值的零部件,其余的再進行粉碎銷毀。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稽查處副處長周琦介紹,此次銷毀活動,沒有選擇直接填埋、焚燒等方式,而是先進行精細化的拆解、粉碎,將一些有價值的部件進行二次利用,充分體現了上海環保銷毀的水平,減少環境污染。
據介紹,上海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堅持依法治理、打建結合、統籌協作、社會共治原則,深入開展跨部門、跨領域、跨區域聯合行動,強化行刑銜接,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犯罪行為,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上海市各行政執法部門共查處侵權假冒案件4617件。其中,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查處侵權假冒案件4125件,移送公安機關118件。有效維護了知識產權權利人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凈化了市場環境,規范了市場秩序。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告訴記者,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檢測打防并舉,加大侵權易發風險點排查力度。上海市匯總形成54個重點市場(對象)名錄作為重點執法區域和重點監管對象。同時,加大對侵權假冒類投訴舉報信息和相關輿情的收集、分析,根據上海市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的新動向、新趨勢,做好動態風險預警,及時優化行動部署,加大業務指導力度,為進一步提升執法行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夯實基礎。
同時,嚴打惡意申請,營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針對惡意搶注“火神山”“雷神山”“李文亮”商標違法行為的新情況、新動態,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迅速對涉嫌違法的7家商標申請人、4家商標代理機構及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予以行政處罰,嚴厲打擊商標惡意申請注冊行為。同時加強法制教育,督促市場主體規范開展商標注冊或商標代理行為,遏制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囤積商標行為和惡意搶注行為。
疫情期間,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聚焦疫情防控,保障防疫期間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口罩等防護用品的違法犯罪行為,聯合公安等部門搗毀了多個制假售假窩點。今年年初,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開展為3個月的防疫物資大檢查專項行動。從嚴從快查處制售假冒偽劣口罩等防疫產品的行為,堅持質量監管和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兩手抓,查辦的案件中涉及“霍尼韋爾”“3M”“港凱”“飄安”“84消毒液”等多個品牌。在維護市場秩序、護航市民健康權益的同時,有效維護了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據悉,下一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將進一步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市場、重點產品、重點環節侵權假冒集中治理,嚴肅查處質量違法行為。圍繞服務保障第四屆進博會,深化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建設,有效保護參展企業知識產權。進一步健全、完善行刑銜接工作制度,繼續強化與司法機關的協作機制,及時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強化對侵權行為人的信用約束,加強對嚴重侵權違法行為人的聯合懲戒。進一步加強區域執法協作,在跨區域、跨部門的聯合執法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和嘗試,對侵權假冒商品生產、流通、銷售形成全鏈條打擊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