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買藥不跑腿,還能刷醫保支付。3月17日,浙江金華“網訂店送”醫保結算正式啟動試點,當地參保人可以通過支付寶、餓了么、淘寶下單,在試點藥店“刷醫保”買藥,目前在金華市內已有6家試點藥店。
以前,參保人用醫保買藥,必須持卡前往醫院或定點藥店。隨著金華“網訂店送” 醫保結算啟動試點,參保人醫保購藥還多了一種新方式——通過醫保電子憑證,網上購藥使用醫保支付,坐享送藥到家。
在金華參保的市民,可以訪問支付寶首頁-市民中心-醫保專區,激活并綁定本人的醫保電子憑證,進行在線醫保購藥。或者在淘寶、餓了么上,搜索需要的藥品,在標有“醫保支付”的定點藥店購買。
為了確保居民醫保賬戶和用藥安全,在網訂店送流程中,增設了三道安全關卡。首先是在藥品上架時平臺會嚴格審批藥品類目,危險藥品一律不準上架;其次在支付環節,在醫保電子憑證認證的基礎上,專門增加了一道“特殊認證”,確保人卡一致;最后,藥房配備執業藥師會對每筆訂單復審,小票上還會標注藥品批號效期。當消費者支付訂單后,藥品將被密封在包裝袋里,由餓了么或快遞配送到家。
金華市醫保中心副主任呂警軍說,“‘網訂店送’醫保結算是在前期實行的浙江24小時網訂店送的基礎上結合國家醫保電子憑證激活個賬基金的一次創新便民服務。”
據悉,未來“網訂店送”醫保結算還將增加布點,提升群眾就醫購藥的便捷指數。
近十年,中國互聯網市場規模實現快速增長。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從2011年的15.8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544.7億元,體量增長近34倍,復合增長率約為38%。在政策利好、用戶需求增長、資本入場、互聯網醫療技術升級等因素推動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擴大,預計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超過600億元。
當前,多家平臺都在布局互聯網醫療領域。今年3月,高德地圖聯合餓了么推出“地圖找藥”服務。用戶在高德地圖App搜索“買藥”“藥店”或藥物名稱,即可查找附近的藥店、藥品,并可外賣到家。
繼醫美、買藥、醫療等健康服務后,美團也上線了“百壽健康網”,該網站涵蓋了醫藥招商、代理、展示,以及售賣、開店等全功能的醫療服務,更像是一個綜合類醫療健康平臺。
據美團發布的《2020春節宅經濟大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高血壓等慢性病處方藥銷量同比增長237%。與此同時,美團買藥與部分醫院合作,打造了小型互聯網醫院模式,推出在線問診的用藥咨詢服務,并提供7×24小時的藥師服務。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推動了互聯網醫療的發展,AI、大數據及區塊鏈等數字化技術應用,降低了醫療服務成本。
對此,成都工業職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執業藥師張蜀艷對《中國消費者報》表示,未來線上購藥,以及納入社保將成為趨勢。但還要普及一些常見病癥的自我診斷知識,以及一些有配伍禁忌藥的提醒,對于復雜性病例要實現實時監控,以保證線上購藥的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