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美團互助正式關停。這是繼百度燈火互助之后,又一家退出網絡互助計劃的互聯網平臺。
兩大互聯網互助產品的相繼關停,也引起了公眾對網絡互助計劃的關注。是否要退出網絡互助計劃?成為不少消費者心中的困惑。
平臺相繼關停互助計劃
每月分攤幾元錢,一旦得了大病,最高可以獲得30萬元的互助金。2019年以來,各大互聯網巨頭相繼上線網絡互助。《網絡互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網絡互助平臺的實際參與人數為1.5億,預計2025年將達到4.5億人,覆蓋中國14億人口的32%左右。
正因為如此,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進軍網絡互助行業。在水滴、輕松、e互助等傳統玩家的基礎上,京東互保、點滴相互、寧互寶、360互助、小米互助等一大批玩家涌現。
然而,1月15日,美團互助發布關停公告稱:“因業務調整,美團互助將于2021年1月31日24點正式關停。”關停后,將全額返還所有會員的分攤費用。同時,對1月31日前不幸確診大病的會員,提供合理的互助金賠付,全部費用由平臺承擔。
公開資料顯示,美團互助于2019年6月28日上線,2020年4月份公示第一位受助者案例,2020年6月份升級為首個“不限病種”的大病互助計劃。自上線以來,美團互助已公示分攤18期,共幫助382位患病會員。此前,美團互助會員曾超過3000萬。
記者了解到,在美團之前,百度已于去年終止了運營不到一年的燈火互助。
網絡互助問題多多
美團互助方面表示,關停后,公司繼續聚焦主業發展,為用戶和商戶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
“美團互助偏離美團主業和逆選擇風險不斷增加,是其關閉的主要原因。”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在1月22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如是表示。
雖然美團和監管部門都提到偏離主業的問題,但記者調查發現,由于逆選擇風險不斷增加,分攤金額逐年增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遠離網絡互助計劃。
數據顯示,美團互助最高加入人數曾達到3400萬人次。此后,分攤人數“腰斬”至1500萬人左右。而擁有一億多會員的相互寶,隨著分攤金額由2019年的29元飆升至2020年的90多元,會員人數也跌破1億。
分攤金額不斷上漲,讓很多人產生了擔憂。更讓消費者擔心的是,拒賠的情況越來越多。2020年10月10日,浙江漢鼎律師事務所張永輝律師曾發微博稱,“投保人明明是良性結節,卻遭相互寶無禮拒賠,稱當事人身體不符合加入標準!”
也有一些平臺向消費者收取調查費。“申請互助金時直接要求會員繳納調查費3000元,讓原本在籌款治療的會員經濟雪上加霜。”泛華集團旗下的e互助平臺用戶在黑貓投訴平臺投訴稱,若是互助金不能申請成功,這筆調查費會讓患病家庭經濟更加困難。
監管真空亟待補上
雖然網絡互助行業已度過了野蠻生長階段,但相應的監管卻并未跟上。
2020年9月份,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曾撰文提到,互聯網化使得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傳播范圍更廣、速度更快、規制難度更大。并指出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于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淀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文章稱,應堅持對所有保險活動實行嚴格準入、持牌經營,嚴厲打擊各類非法商業保險活動。
針對美團關停互助計劃,肖遠企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還將對網絡互助業務做進一步的關注,了解其運行的方式和風險情況,再根據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建議,由于對網絡互助屬性始終存在爭議等原因,網絡互助至今尚未納入監管,應該盡快確定監管框架,包括監管的主體、業務屬性的確認、對業務推廣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點進行監管,只有這樣才能規范這個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