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不少網友表示,今年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將留在工作、學習地過年。雖然無法與家人團聚,但節慶禮數不能少,在浙江、上海、廣東、河南等地出現了新式拜年:人不回來,將年貨禮物通過電商平臺直接寄到親友家中。專家認為,疫情防控下人們選擇線上等合適的方式重塑“年味”,是網絡經濟發展下人們新需求的體現。
人不流動年貨走,人不見面感情到。新式拜年是疫情防控影響下人們過年習俗的一種轉變,是“無接觸經濟”的一種新形式,也是一股文明新風。
近些年,智能手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網購幾乎覆蓋了城市和鄉村的每一個角落,人們的網購慣性越來越強,物流和快遞服務也日益完善到位,在絕大多數地區實現了最后一公里的暢通。商務部還在近日聯合各大電商平臺發起了“網上年貨節”,為消費者準備了各地家鄉土特產、原產地美食、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品、牛年主題新品等年貨,保障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多地政府發放“就地過年禮包”,給消費者提供了實惠。不少物流企業按照“新春運”的標準啟動春節物流,保障“春節不打烊”,網購訂單照常發貨配送,以滿足年貨安全高效送達的需求。這些基礎條件和優惠措施為新式拜年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了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多地都在倡議人們“就地過年”,引導人們減少外出走動,減少聚餐聚會。所謂“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一些不能回家過年,不能當面給親友拜年送祝福的人利用網購高效、直達、無接觸的特點,給親友買年貨拜年,是對疫情防控要求的積極配合和支持,是對疫情防控新形勢下的主動求變和理性選擇,是對困難的適應和克服,展現出樂觀的生活態度。
新式拜年之所以被不少人所青睞,所接受,關鍵在于網購年貨表達了關心、慰問和祝福,維系了親友之間的溝通和聯系,維系了過年的禮數和規矩,傳遞了情誼。新式拜年還是一次大規模的節日帶貨、親情帶貨活動,涉及的商品服務種類廣泛,可以影響到生產、銷售、運輸、服務的很多環節,能起到明顯的刺激消費、繁榮市場作用,對于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鞏固擴大“六穩”“六?!背晒季哂蟹e極意義。
疫情可以影響人們的行為和習慣,卻阻隔不了人們之間的親情友情和關愛祝福,阻隔不了春節禮儀與習俗的傳承。新式拜年是人們應對疫情防控形式下的新改變、順應數字經濟環境的新需求,也是對春節習俗與禮儀的新發展,賦予了春節新的內涵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