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各家房企的“成績單”格外引人關注。2020年,房地產市場整體銷售表現受疫情影響較大,年內銷售規模保持了較長時間的負增長。7月以來雖然百強房企累計業績增速回正,但四季度市場整體下行壓力猶存,規模房企業績目標完成情況不及2018、2019年。預計2021年會有更多的規模房企業績增速進一步放緩。
銷售目標完成情況不及往年
在疫情對房地產市場的沖擊下,2020年無論是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金額還是百強房企的業績規模,都保持了較長時間的負增長。其中,2020年全國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的同比增速直至10月末才得以轉正。
具體來看,2020年一季度各房企受疫情影響最為顯著;二季度以來,有部分規模房企積極抓住銷售窗口期、加速去化,在設定了銷售業績目標的企業中,截至11月末已有超6成房企完成或接近完成全年目標,其中恒大、金茂、濱江、越秀等房企都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標,業績表現相對突出。
克而瑞地產研究院結合數據統計分析認為,受疫情影響,2020年規模房企的業績目標完成情況不及2018年、2019年。截至11月末,有近4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較低不足90%,占比達到近5年來最高,少數房企目標完成率不及80%。
規模房企增速放緩反映行業壓力,2021年將有更多企業負增長。
百強房企入榜門檻提高
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百強房企各梯隊銷售金額入榜門檻有所提升,門檻增幅均在10%以上。截至11月末,TOP30房企銷售金額門檻達到928.3億元,同比增幅達12.6%;TOP50房企門檻增幅最高,較上年同期提升20.6%至562.5億元;TOP100房企的銷售操盤金額門檻達到189.9億元,門檻增速為11.6%,較上年同期也有明顯提升。
此外,截至2020年11月,全口徑銷售業績實現千億房企的數量相比上年同期增加5家至32家。預計全年千億房企數量將在40家左右,業績規模為800億-1000億元的房企數將在12家左右,800億元以上房企梯隊繼續擴容。
中指研究院的統計數據表明,2020年,TOP3房企門檻值為7011億元,分別為碧桂園、恒大、萬科,TOP10房企門檻值為2892億元,分別較上年提升749億元、467億元,為門檻值增長最大的最大兩個陣營,競爭更加激烈。
未來加速向買方市場轉型
2021年,在“三道紅線”的壓力下,房企投資和規模擴張的動能將進一步降低,業績增速將普遍下降,不排除將會出現更多業績負增長的企業,甚至是龍頭房企。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在目前的行業競爭格局下,大型房企增速放緩,同時,隨著市場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中小規模房企的增長空間也進一步受限。特別是2020年9月在“三道紅線”試行后,企業融資端進一步收緊,未來高杠桿、高負債運營模式無法持續,倒逼房企平衡財務杠桿、提升運營管控效率、深化銷售渠道、提速現金回流。
同時,需求側改革的提出也對房企提出新的課題,市場將更加關注需求端的特征與變化趨勢,消費結構也會發展深刻變化,僅從供應端發力將難以適應市場趨勢。這將倒逼房地產行業轉變發展思路,加速向買方市場轉型,能夠順應新環境轉變的房企才會有更大的發展優勢。 (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