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月月十九查酒”行動中發現部分酒莊違規經營的現象(詳見《中國消費者報》10月21日1版《多款進口酒無中文標簽廈門圣康蒂酒業被查》),11月19日,福建省廈門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回頭看”,查看企業是否整改到位,查看其他酒莊經營是否規范。
執法人員檢查進口酒標簽情況。
在此前檢查中,東南紅酒交易中心嘉福源酒庫存在索證索票的臺賬還不夠完善現象,當時,該商家雖然能提供葡萄酒的報關單據和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材料,但該資料都只有手機電子檔。11月19日,執法人員再查時發現,相關問題已整改,商家已將售賣的葡萄酒的報關單據和入境后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復印件放置在相關商品邊上,索證索票的相關材料完整,方便消費者采購時查驗,也便于執法部門檢查。
檢查時發現圣康蒂酒業用于展示的部分進口紅酒、洋酒沒有張貼中文標簽,索證索票不全等現象。此次復查發現,貨架上的“樣品”已經下架,沒有張貼中文標簽的商品也加貼了中文標簽。海滄區海滄市場監管所中隊長柳尚云表示,由于這家商戶存在不少問題,已經納入海滄市場監管所重點監管對象,并將不定期對其進行復查,此前已經復查過一次,圣康蒂酒業已全部整改完畢。根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對于標簽不合格或者無標簽的食品將按照商品進行進行相應額度的處罰。涉及圣康蒂酒業的案件辦結之后,處罰結果將在網上進行公示。
除了對上述這兩家商戶進行“回頭看”外,執法人員還隨機抽查了酩鼎酒業自貿區展示交易中心。經過檢查,執法人員發現該商家的進口酒標簽都貼有中文標簽,商家在貨架上擺放了該酒的報關單和入境后檢驗檢疫證明文件,供消費者查看。但是執法人員發現,貨架上部分入境后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的生產日期與商品上標注的生產日期無法對應。執法人員要求商家提供相應的材料。該商家表示,由于商品流通過快,貨架上換了新酒,但沒有及時更新相關的索證索票資料。根據此情況,執法人員要求商家要及時核對和更新貨架上的產品和相關的索證索票資料,避免誤導消費者。
除了現場檢查之外,相關部門還隨機抽取了啤酒、葡萄酒、洋酒,由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監督性抽檢,檢測項目主要是酒精度、甲醇、甜味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