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囤吃喝”到“囤醫美”,今年雙11除了美妝服飾食品等持續走熱,醫美產品也同樣受到人們的追捧。《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從多個網絡平臺獲悉,醫美產品訂單量環比大幅增長,成為飆升最快的消費品類。
與往年相比,2020年“雙11”啟動較早,戰線拉長。除了垂直類醫美平臺,“跨界”者們也在入局。醫美機構紛紛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為雙11助力,帶動了醫美機構營業額的快速上漲,成為中國經濟活力與消費升級的見證。
優惠促銷帶動醫美消費高成交量
在優惠與促銷的推動下,今年雙11期間醫美消費成交迎來了高峰。數據顯示,10月14日至11月11日,新氧線上成交額同比增長達213%;11月1日至3日,醫美醫療成為最受歡迎的生活服務項目,訂單量環比增長近7倍。
隨著近年來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社會對于消費的需求也在日益多元化和品質化,醫美消費被更多人接受。
2020年,雖然有疫情相伴,但大眾對顏值的關注度與要求仍在提升,“顏值經濟”快速升溫。
今年7月,艾媒咨詢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79.1%的醫美意向消費者由于疫情推遲了醫美計劃。而隨著4月以來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醫美行業迎來復蘇。近三成中國醫美意向消費者疫情結束后會盡快進行醫美計劃,45.0%的消費者表示會在疫情明確結束后1至3個月內繼續醫美計劃。
據《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新氧早在10月14日就啟動了“11.11醫美狂歡節”美膚、整形、抗衰、植發、齒科等醫美品類、1000余家醫美機構、5折封頂、大額津貼神券限量搶等方式帶來多重優惠、多種項目,吸引了眾多求美者。數據顯示,10月14日至11月11日,新氧線上成交額同比增長達213%。
抗衰緊致為首要訴求
從各平臺數據來看,“抗衰緊致”等成消費者“囤醫美”的首要訴求。玻尿酸、水光針、瘦臉針以及熱瑪吉等產品在各平臺關注度較高。
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顯示,中國醫美消費者年齡結構有所改變。2020年,30歲以上醫美消費者占比已從過去的13%提升至19%。隨著醫美消費“熟齡化”時代的到來,各類緊致抗衰醫美服務需求呈現快速增長。
來自新氧平臺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24時,相比2019年同期,美體塑形類日均搜索人數同比上升70%,加購物車日均人數同比上升189%;面部輪廓類日均搜索人數同比上升100%,加購物車日均人數同比上升49%;眼部整形類日均搜索人數同比上升96%,加購物車日均人數同比上升164%。
艾爾建美學中國總經理丘漢華公開表示:“目前,中國身體塑形市場已迎來高增速期,復合增長率約為28%,預計2020年達百億規模,2030年突破千億。身體塑形藍海市場將成為中國醫美行業最強有力的增長引擎。”
科技手段提升用戶體驗
在滿足用戶極致性價比的醫美消費訴求時,醫美平臺還在通過新科技手段帶給求美者更好的消費體驗。
5G時代有三大趨勢:在線化、智能化、視頻化。依托于在5G、AI等方面的技術優勢,新氧先后打造出了視頻面診、魔鏡測臉、掃碼驗真等10余款實用小工具,覆蓋術前、術中、術后各個關鍵性內容和信息需求節點,讓線上醫美消費的交互性和趣味性得以更大提升。雙11期間,新氧小工具累計使用次數激增,幫助求美者更精準地了解醫美項目特點,求美者可將其作為參考更放心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美項目。
而在VR的行業應用上,北京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成都極光口腔等12家國內首批上線VR功能的醫美機構在雙11期間均取得良好成績。
前三季度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上升勢頭,最大的動力還是來自于內需市場。今年雙11醫美市場的爆發,不僅讓積蓄已久的醫美消費需求得到釋放,也將為未來醫美行業發展注入強勁活力。而要滿足求美者日益多元化、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幫助求美者實現“更美更健康”的愿望,正規化、高效率將成為醫美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