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期各大社交網站、App上出現了一批以超低折扣商品為賣點的“撿漏群”“羊毛群”,這是近段時間新興起的一種網絡營銷方式,顧客購買了使用優惠券的商品后,發送優惠券的群主可以獲得傭金,但也存在先漲價再打折等“假優惠”。
“雙11”將至,電商戰火已燃,各種“撿漏群”“羊毛群”等興起,也是“雙11”的“預熱戰”。但此類“撿漏群”“羊毛群”很多都名不符實。所謂的“撿漏”“薅羊毛”,很多不過是噱頭,是套路,有的甚至“掛羊頭賣狗肉”,入了群就像是掉進了“坑”。還有人借此搞欺詐,比如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甚至還有下單不發貨的情況發生。本來是想薅商家“羊毛”的消費者,卻被商家“反薅”。
“撿漏群”“羊毛群”是網購新生事物,也是電商的一種營銷方式,有一定存在的合理性,不應被一棍子打死,需要予以規范,不能讓部分坑害消費者的“羊毛群”破壞了正常的電商市場秩序。不法分子利用“撿漏群”“羊毛群”對消費者進行欺詐是違法行為,需要相關部門加強打擊力度,也需要第三方平臺盡好管理責任,加強監管。對廣大消費者來說,也需要增強維權意識與防范意識,甄別各種“撿漏群”“羊毛群”的真偽,避免沒能享受到便捷優惠,反倒被宰。
電商賣家開展營銷返利活動應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少些噱頭,多些實招,真正讓利于消費者,這種“優惠券群”營銷方式才能走得長遠,有利于商家的長遠利益,有利于電商的長遠發展。
總共: 1頁
作者: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