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貓雙11是最為特殊的一年。”10月20日,天貓宣布,今年雙11設置了兩個售賣期,11月1日至3日,和11月11日會有兩波售賣,而預售將從10月21日啟動。淘寶天貓總裁蔣凡說,作為疫情之后全球最大的消費季,很多商家對雙11有更強的期待和更高的預期。
天貓雙11選擇在今年推出兩波售賣期的創新,更多是為了照顧受到疫情影響的商家,希望為商家創造更長的生意時間窗口,根據銷售情況的變化適時調整策略,為他們帶來今年最大的增長機會。蔣凡介紹,這樣可以使消費者有更充足的時間充分選擇,不會因為時間太緊而錯過搶購,有更好的消費體驗。
隨著天貓、京東電商平臺相繼宣布今年雙11具體營銷策略和玩法,朋友圈也開始了“擼貓贏紅包”,分享鏈接贏優惠券的活動。天貓、京東已開始預售活動。在全球疫情仍面臨不確定性、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的大背景下,雙11已成為展現廣大商家韌力、數字經濟活力和中國內需強大動力的舞臺。
據了解,今年天貓雙11的規模再創紀錄:有25萬個品牌、500萬個商家參與雙11,其中包括200多萬個線下商家。參與雙11折扣的商品將達到1400萬款,是去年的1.4倍。在海外疫情尚未好轉的當下,國內外大牌卡地亞、江詩丹頓、伯爵等幾十個全球頂級奢侈品品牌,首次參加天貓雙11。
值得一提的是,天貓雙11還將成為產業帶外貿工廠轉型內銷的主場。從10月開始的淘寶特價版“一元更香節”將貫穿整個雙11,2000個產業帶、30萬外貿工廠和120萬商家將首次入局“天貓雙11”,抓住這波新增長。
今年雙11購物季提前開啟。王小月 /攝
與此同時,“2020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也從10月21日正式開啟,22天的全球熱愛季將為消費者帶來超2億件5折商品、超3億件新品,將通過預售、頭號京貼、雙百億計劃、新品、直播、互動玩法等十大招式,構建“低價好物”“簡單快樂”“放心購買”三大主場。
早在十一雙節前,蘇寧易購就宣布提前啟動雙11。先期投入50億元補貼、1億件超低爆款的促銷力度,搶跑雙11。
以往復雜的滿減規則讓不少消費者稱堪比“奧數題”,今年,消費者不需要領津貼,跨店購物可以直接滿減,讓消費更簡單也成為今年各大電商平臺的一個共識。
走過11年的雙11節,也從過去以線上交易為主,發展成為線上線下數字經濟的大聯動,也是社會全面數字化的一次大操練。
如今的雙11,從過去以實物消費為主,升級成為實物消費、服務消費的雙重狂歡,加速線上線下融合,帶動雙11消費體驗的全面升級,疫后新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
據悉,雙11期間,支付寶將首次推出“城市生活狂歡節”,來自餓了么(口碑)、飛豬、大麥等平臺的200萬商家推出5折活動,提供包括餐飲、酒旅、娛樂、醫美等在內的豐富線下消費供給。同時,天貓雙11將在200多個城市打造1小時生活圈,手機、潮鞋、奢品等最快可以在1小時內收貨。
線上消費的觸角還將延伸至此前沒有觸網的商品。今年9月成立的“天貓好房”也將首次加入雙11,天貓汽車的投入也將達到史上最大。
同時,今年雙11,也是驗證無界零售進展的實戰考場,為此,京東全渠道生態系統覆蓋的近100萬家門店齊聚大促。
受疫情影響,數字化轉型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網上消費、云上辦公、線上復課,驟然加速的線上數字化進程,讓生活從未如此“在線化”。隨著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重新走出家門的人們發現,數字聯結的線上空間與線下場景并非此消彼長的替代關系,而是相互交融的乘法效應。
今年的雙11,也將成為疫后中國經濟的一場內需盛宴。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在疫情和全球經濟衰退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已實現正增長。第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實現正增長,網上零售額更是保持逆勢上揚態勢。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9.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4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胡麒牧表示,無論是從增速還是從規模來看,都體現出了電商拉動消費的巨大優勢。實際上,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逆勢成長,網上購物、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持續火熱,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進經濟增長方面都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王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