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歸籠,與往年的開學用品清單不同,今年的開學清單上又增加了口罩、消毒濕巾、消毒洗手液等防疫用品。網絡是家長們購買這些防疫物品的重要途徑,那么,都有哪些防疫物品需要購買?在網上怎樣才能買到靠譜的產品?對此,《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家長心理:多備一件就多一份安心
在開學季,各地教育部門都發布了開學必備清單,其中口罩和消毒洗手液等防疫用品上榜。
“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是必須戴的,但是對其他的沒有要求。”北京市海淀區某小學新一年級班主任劉老師告訴記者,雖然學校沒有就此對家長提出要求,但是她發現不少家長都給孩子準備了各種各樣的防疫用品,比如消毒濕巾、隨身裝的免洗消毒洗手液等。
記者還發現近段時間各大電商平臺也推出了開學季促銷活動,防疫用品成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除了口罩、消毒濕巾、洗手液等單品,各種組合套裝及防疫收納產品也成為熱賣點。組合套裝的收納包里一般裝有小包裝的酒精消毒噴霧、免洗手消毒凝膠、消毒濕巾和口罩等用品。收納包可以手提,也可以肩挎。此外,還有專用的皮夾式口罩收納袋等收納用品。“東西不錯,容量很大,給孩子開學準備的。”某套裝產品評論區,有用戶這樣評論。
除了這些常規防疫用品,記者發現網上還有消毒棒、防飛沫隔板、防疫香囊等產品出售。消毒棒的作用是用來代替手去按電梯或者開門,其是一個有掛繩的圓柱體,側面和前端都有可以打開的蓋子,蓋子下是用于吸收消毒液或者酒精的海綿,側面的蓋子打開后可以夾住門把手、抽屜把手等,前端蓋子打開后下面有一個小的圓柱形突起,可以用來按電梯按鍵。
此外,一些便攜式空氣凈化器、抑菌書包等產品的宣傳語也都“自覺”地和開學掛上了鉤。比如某品牌的抑菌書包,就從開學買新書包說起,圖文并茂地介紹了自家書包可“有效抑制大腸桿菌和金黃葡萄球菌”。
“口罩的作用是確定的,其他的東西,有多大的防疫作用不清楚,而且孩子小,能不能自覺使用也不知道。”北京市朝陽區一位一年級新生家長告訴記者,雖然國內疫情已經穩定,但是她對這么多孩子扎堆仍然感到擔心,所以只要不會給孩子增添太大負擔的用品,她都會買一份給孩子備上。“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樣,就是圖個安心吧。”這位家長說。
但是,前文所述劉老師指出,家長只需要在防疫收納包里給孩子準備基礎的防疫用品,比如口罩、消毒濕巾、消毒噴霧等就可以了。“孩子活潑好動,過多的零碎用品不僅會增加孩子的負擔,還有可能是孩子校園生活的安全隱患。”劉老師說。
記者調查:產品真偽可查檢測報告
“殺菌率達99.99%”“學校指定購買”“學校推薦使用”……《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發現,在一些消毒產品的銷售頁面上顯著標注著上述宣傳用語,有些產品的銷售頁面還會曬出生產企業的衛生許可證及產品的檢測報告。那么,這些內容的真偽如何呢?
“請問您的產品是哪所學校指定購買(推薦使用)的?”針對銷售頁面上的宣傳語,《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先后詢問了多家店鋪的客服。但對于這個問題,記者發現即使自己的問題顯示為“已讀”,但客服或者答非所問,比如回答“默認申通,只有申通”;或者干脆保持沉默。
記者發現一款標明“學校指定購買”的消毒濕巾曬出了廣州市微生物研究所的檢測報告。記者進入這家研究所的官方網站,看到網站首頁有一個“報告真偽查詢”按鈕。點開后,網頁上有查詢程序、查詢郵箱和電話,并說明目前只支持郵件查詢,需要提供完整的報告掃描件,需要提供確認申請函,留下聯系方式等信息,并要加蓋公章。“如果是消費者個人想要查詢,沒有公章怎么辦?”《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撥打廣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報告真偽查詢電話。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是消費者個人查詢,需要提供訂單截圖,或者能夠表明消費意愿的截圖,比如與客服的聊天記錄等。
“為什么會在網站開辟專門的通道,并且設立專門的工作人員來提供這項查詢真偽的服務?”記者繼續詢問。這位工作人員表示,不時會有人或者單位來要求查驗檢測報告的真偽,但他們發現包括有些電商平臺上的商家出示的所謂檢測報告是偽造的。“一種是證書的偽造,就是這類產品從來沒有進行過檢測,證書完全是虛構的;還有一種是檢測項目的偽造,就是產品的確進行過檢測,但是檢測的項目和宣傳項目不符,或者指標不符。”這位工作人員說,證書查驗真偽,如果只查一個編號是沒有意義的,必須核對完整的檢測信息。
于是,記者在電商平臺上又對多家銷售開學季消毒產品的店鋪進行了詢問。一家店鋪的客服明確表示有產品消毒效果的檢測報告。但當記者索要完整版時,客服又說“我這里沒有,在老板那里。”“可以找老板要一下嗎?”記者追問。“我問問吧。”客服表示。但是此后客服再沒有和記者聯系。一天后,記者繼續追問,客服表示老板沒在。
對于另一款免洗消毒洗手液“殺菌率99.99%”的宣傳,記者詢問客服是否有檢測報告。客服發來了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電子版。記者再次強調是要檢測報告,客服再次發來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電子版。
“在藥店售賣的更加靠譜吧。”劉老師告訴記者,她和同事一起在網上團購過某品牌的消毒濕巾,但是與以前在線下藥店購買的同款產品明顯有區別。“不過因為是參加的同事組織的團購,而且價格也不貴,所以也就算了。”劉老師認為,如果是線上購買,最好選擇知名品牌旗艦店銷售的產品,或者電商平臺的自營產品。
專家支招:選購防疫產品有標可依
廣州市微生物研究所消毒產品檢測與備案實驗室的專家指出,標準是規范生產、指導消費的重要依據,同時,可以通過要求商家出示第三方權威機構的完整的檢測報告的方法對產品驗真。
據介紹,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必須標注執行標準。沒有標注執行標準的產品,必定是不合格的產品。同時,為適應新的防疫產品市場要求,今年以來相關機構發布了一批新的產品標準。比如今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14項強制性國家標準,主要涉及消毒劑、消毒器械、醫療設備等疫情防控亟需的重點領域。其中,在消毒劑領域,發布了《手消毒劑通用要求》《空氣消毒劑通用要求》《疫源地消毒劑通用要求》等6項產品標準和《消毒劑原料清單及禁限用物質》1項基礎標準。消毒劑系列產品標準屬于修訂標準,對消毒劑的原料要求、技術要求、檢驗方法、使用方法、標簽和說明書等基本指標進行了完善提升,大幅提高產品質量性能和安全性。《消毒劑原料清單及禁限用物質》為首次制定,規定了消毒劑可以使用的85種原料活性物質、115種原料惰性成分等原料清單,以及禁止使用、限制使用的物質清單,從源頭控制消毒劑的有毒有害物質含量。這些標準將于今年11月1日開始實施。
今年5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非醫用口罩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公布了口罩的判定規則等信息,對非醫用口罩加強監管。
同樣是在5月,GB/T38880-2020《兒童口罩技術規范》推薦性國家標準發布并實施。《兒童口罩技術規范》規定了適用于6歲至14歲兒童用口罩的基本要求、外觀質量和測試方法,同時針對防護性能、舒適性能和安全性能等方面提出了19項主要性能指標。標準為正確選擇和佩戴兒童口罩、規范行業競爭秩序、加強市場監管提供了依據,為兒童口罩生產企業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標準保障。
新的產品質量標準在切實保障消費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這也意味著廠家在生產時需要調整產品的質量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