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7月21日,全省市場監管工作座談會在南京召開。會上,各設區市市場監管局圍繞今年以來的疫情防控、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特色工作、專項工作進行發言,交流工作中的新舉措、新做法。為貫徹落實座談會精神,“江蘇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推出“局長視角”欄目,摘錄各地的工作亮點和經驗做法。今天,我們推出的是南京、無錫、徐州三地的相關做法。
南京
決勝疫情防控大考 服務創新名城大局
今年以來,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圍繞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積極落實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更好服務南京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提高站位,當好疫情防控“排頭兵”
一是迅速建立疫情防控體系。落實上級指示,第一時間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參與南京市疫情防控體系中11個工作組的任務。二是開展防疫物資安全專項整治。開展市區兩級巡查,檢查各類藥店、醫療器械單位等近2萬家次;加強防疫物資和生活必需品價格監管,核查疫情相關線索2796條,立案208件;圍繞疫情防控監測廣告100多萬條次。三是開展食品專項防控工作。全面禁止野生動物和活禽交易,檢查商超、餐飲等近24萬家次;專項排查進口海鮮產品,共排查8867家次;聯合衛健委對全市945個重點場所進行核酸應急監測。
統籌兼顧,下好支持復工復產“先手棋”
在全國同類城市中率先出臺促進中小微企業穩定發展的20條措施。一是抓好防疫物資轉產擴產。開通綠色通道,主動協調解決企業注冊、質量標準、原料運輸、產品檢測等問題。二是優化環境促發展。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實時在線一體化辦理和全環節半日辦結;加大政銀企合作,設立10億元“專項知識產權融資計劃”和1000萬元“專利實施計劃專項”;采取特殊時期《藥品經營許可證》等容缺審批、延期換證舉措;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在市級執法部門中率先出臺文件,對13類55項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行政處罰。三是聚力“四新”新消費。牽頭全市八部門出臺《關于促進預付式消費市場健康發展指導意見》,提振消費信心,防范化解消費風險。四是發揮技術服務優勢。國有檢驗檢測機構為15000多家中小微企業減免檢測費近4000萬元。
標本兼治,打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一是建設知識產權強市。全市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發明專利授權量、PCT專利申請量、知識產權質押項數和金額等6項指標居全省第一。二是推動質量強市建設。南京市連續第5年獲省考核最高A級評定,被省政府作為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通報。三是服務自貿區南京片區建設。優化審批服務,推廣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加快自貿區生物藥物和智能測控產品兩個國家級中心建設。四是省市共推區域高質量發展。在省局大力支持下,“服務全江蘇、覆蓋周邊省、輻射至全國”的省醫療器械檢驗所高淳分所正式開工。
下半年,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將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繼續落實“防疫+”戰時工作機制,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貢獻力量。一是持之以恒抓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二是精準發力服務創新名城建設。三是全力以赴落實“六穩”“六保”“四新”工作。四是毫不放松守牢安全穩定底線。五是一以貫之加強市場監管執法工作。
無錫
筑牢高質量“安全壩” 撐起群眾“安全傘”
今年以來,無錫市場監管系統全力抓好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保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綱舉目張抓落實
從制度建設著手,擰緊“三大安全”的“責任鏈”。食品安全,提請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制定食品安全工作三年行動計劃。疫苗安全,《關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體制確保疫苗安全和供應保障的通知》已經市委會議審議通過。特種設備安全,出臺特種設備(叉車)安全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和2020年細化工作方案。
掛圖作戰抓推進
將疫情防控、支持復工復產與安全監管有機結合。聚焦“一老一小”,制定《養老機構食品安全管理規定》,梳理11大項33小項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清單。加強監管執法,健全與省藥監局無錫檢查分局有效銜接工作機制。緊盯隱患整改,檢查6536家單位,發現各類隱患2483條,整改率100%。
因勢利導抓提升
抓食品小作坊提檔,新摸排食品小作坊344家,取締143家,登記發證108家;建成和在建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5個。抓網絡平臺監管,統籌食品經營、藥化、網監、廣告條線力量加強平臺食品藥品經營監管。抓起重機械專業維保推廣,全市已備案專業維保單位110家。
有的放矢抓創新
推進“智慧市場監管”項目建設,將無錫物聯網資源充分運用到監管上。開展食品生產企業風險畫像,運用日常監管大數據找準食品安全風險點和履職風險點并指導監管。試行“藥品區塊鏈監管模式”,組建“工作站+檢查員站+監督員站”提升監管效能。推進特種設備智慧監管,出臺智慧叉車標準及物流行業叉車安全管理團體標準,建成電梯智慧監管平臺。
下半年,重點做到“六賦”:一是“賦責”守民生安全。建立疫苗管理部門聯席會議機制,開展2020食安利劍攻堅行動。持續深化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二是“賦信”穩市場主體。建立健全容缺辦理等工作機制,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推進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開展涉企收費檢查,推進公平競爭審查。三是“賦智”助轉型升級。推進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和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啟動運作藥品進口口岸并積極發揮作用。四是“賦能”筑品牌優勢。推動建設江南大學質量品牌研究院,構建長三角質量品牌產學研技術聯盟,集成運用標準引領、計量檢測、認證認可,提升“無錫造”品質和效能。五是“賦勢”釋消費潛力。深化線下實體店購物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推進地方性網絡交易監測標準建設,嚴格落實平臺主體責任。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工作任務。六是“賦力”保基層運轉。深化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指導宜興市參與長三角“一嶺六縣”市場監管一體化示范區建設,在梁溪區開展非現場監管模式探索。
徐州
創新“七個一”維權新機制 奮力打造淮海經濟區消費新高地
今年以來,徐州市市場監管局、市消保委以全面推行消費投訴公示制度為抓手,創新“七個一”維權新機制,打造淮海經濟區消費新高地。
構建一個體系,讓服務更走向透明
建立健全消費投訴信息公示體系,對消費侵權違法行為,重要節點集中曝光、重點領域分類曝光、重大問題深度曝光。
推進一批承諾,讓消費更充滿陽光
制定《關于在全市開展線下實體店購物七天無理由退貨活動實施意見》。全市首批50家大型零售商貿企業自愿履行“七天無理由退貨”承諾。
新建一批站點,讓維權更貼近百姓
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企業維權服務站規范化建設的意見》,建立100家消費維權樣板服務站。建立“互聯網+消費維權”新模式,搭建異地可視化調解平臺。
培育一批先進,讓創建更安全放心
擴大放心消費創建工作覆蓋面,企業參創率不低于65%、行業參創率達到75%、區域參創率達到92%以上。組織各縣(市)、區每年培育1家市級放心消費創建先進示范行業或區域、4家市級放心消費創建先進示范企業。
完善一套機制,讓調解更滿意稱心
構建政府部門的行政服務、行政調解和行政執法為主體,社會組織咨詢、調解為支持,企業消費維權服務站自行和解為基礎,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受理平臺為支撐的“四位一體”消費維權執法聯動機制。
建設一個平臺,讓處置更快捷順暢
12315平臺推行“四個快、四個第一”處置法,做到快受理、分流、處置、回復,第一時間交辦督辦、趕赴現場、調查核實、反饋當事人。
建設一支隊伍,讓執法更有力高效
對基層消費維權工作人員、商業服務企業負責人、維權服務站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開展優秀人才“獎、樹、評”活動和消費維權系統崗位大練兵活動。
下半年,重點做到“七個堅定不移”:一是堅定不移做到“六保”落實“六穩”。以省局與市政府推動高質量發展合作事項落地為主抓手,落實“優服務、促發展、嚴監管、護民生”各項措施。二是堅定不移優化營商環境。推廣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年內確保開辦企業1個工作日內完成。建立消費維權訴調中心。三是堅定不移推進質量提升。召開全市質量大會,加快推進“兩個中心”建設,全力打造全省質量發展促進樣板城市。四是堅定不移重抓市場監管。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設,做好安全生產督導和專項巡察問題整改。五是堅定不移強化嚴格執法。持續深化區域執法協作,始終保持打擊不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六是堅定不移加強知識產權工作。深化知識產權示范市建設,加大知識產權運用保護力度。七是堅定不移深化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好建強徐州市場監管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