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場監管總局統一部署,疫情防控期間,為掌握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現狀,省市場監管局依托國家認監委檢驗檢測統計直報系統,精心組織實施,廣泛發動檢驗檢測機構填報檢驗檢測能力、業務、財務等方面統計數據,為加強市場監管和促進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提供信息服務和數據支撐。截止3月31日,全省共有2841家檢驗檢測機構通過直報審核,同比增加27.8%,通過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一是精心籌劃準備,完善組織機制。將檢驗檢測機構目錄視為做好統計直報工作的“牛鼻子”,經實際調查和后臺數據比對,確定獲省級資質認定證書機構總目錄,并分發各市。組織召開由省、市、縣(區、市)三級參加的檢驗檢測機構統計直報工作部署會,明確完成統計直報工作要求,壓實責任,并將轄區檢驗檢測機構統計直報完成率列入對各設區市年終質量考核指標體系。邀請專家組織開展統計直報業務知識培訓,并編印直報指南,提高機構人員統計直報和監管人員審核能力。
二是創新“互聯網+直報”手段,打通疫情阻斷關。運用統計直報系統、蘇檢通平臺、資質認定網上審批系統,及時掌握轄區機構填報進度,加大未報機構督導力度,同時開展未報原因排查,做到轄區機構數量清、情況明。為提高檢驗檢測機構統計直報率,采取“對賬銷號”方式,對應報未報機構逐家講政策、做工作,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問題。
三是協同審查監管,嚴把數據質量。通過與資質證書進行橫向比對,與歷史直報數據開展縱向對比,確保直報數據量足質好、合理準確。對發現的應報未報、數據漏報錯報、風險預警等問題線索,及時通報移交有關部門。根據審查結果、督導反饋、原因調查等信息,實時更新機構名錄,堅持一張機構直報“藍圖”繪到底。
四是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促進復工復產。對于直報工作中發現的,部分檢驗檢測機構因疫情影響存在的應報未報、錯報漏報、風險預警等問題,充分發揮市場監管的導向作用,堅持包容與審慎的辯證統一,落實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處罰規定,敦促指導其整改到位,警示教育其合法守規經營,有力地促進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