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常州市市場監管局積極發揮價格監管職能優勢,推出五項舉措,支持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法人企業以及全市疫情防控相關重點企業、重點單位堅定信心、渡過難關,順利恢復生產。
一是“強”責任,落實首問負責。明確在崗被詢問的工作人員即為首問責任人,對屬于職責范圍內的事項,及時做好協調聯系工作,對不屬于職責范圍內的事項,及時引導至相關職能部門,確保企業不吃閉門羹、不跑冤枉路。
二是“優”服務,主動價格指導。針對企業需求、特別是當前恢復生產期間企業對于價格監管政策方面的需求,結合日常監管和執法檢查,主動提供價格監管政策指導服務,幫助企業規范價格管理,積極預防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價格欺詐、價格串通、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做到前置監管關口、寓監管于服務中,為企業規范經營、有序復工提供指導幫扶。
三是“鐵”治理,嚴控涉企收費。加強涉企收費監管,減輕企業收費負擔,做到“三不準”“三確?!保?即:不準向企業違規收取各類已取消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不準借企業復工之機搞搭車收費和捆綁收費;不準向企業強制服務、強制收費;確保各項涉企收費減免優惠政策落實到位;確保第一時間受理和處理企業關于收費問題的投訴舉報;確保涉企亂收費問題有報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復。
四是“誠”疏導,架設溝通橋梁。充分依托日常價格巡查、價格舉報查辦、價格專項檢查等工作,積極與企業交流價格政策、梳理價格問題、商議解決對策,及時疏導個性化問題矛盾;同時,依托各類工作渠道,向企業聽真言、摸真相、抓真憑,幫助敢怒不敢言的企業維護權益,為及時發現、有效查處涉企亂收費提供支持。
五是“真”作為,力戒形式主義。一方面,統籌職能資源做到盡力而為。另一方面,結合當地實際,特別是企業實際做到量力而行,不隨意鋪攤子、上規模、搞形式,堅決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增加企業額外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