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開曝光一批哄抬口罩價格、制售假冒偽劣口罩等典型案件。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全面進入“戰備”狀態,持續開展對超市、藥店等場所的監督檢查,加強口罩等防護用品質量監管和價格監管,堅決維護疫情防控市場秩序。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查處涉嫌銷售無證及假冒偽劣口罩案
1月28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結合輿情監測及市場排摸,與楊浦區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楊浦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聯合行動,一舉查獲涉嫌銷售無證及假冒偽劣一次性口罩的違法行為,涉案物品共計5萬只。目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楊浦區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分別對俞存香、楊永勤涉嫌銷售無注冊證醫療器械案進行立案查處。楊浦區經偵支隊以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械罪”立案偵查,并對犯罪嫌疑人楊永勤、俞存香、金圣喜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對犯罪嫌疑人蔡彭年、徐存蘭依法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并對涉案嫌疑人周志博開展落地查控偵控措施。
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涉嫌未明碼標價案
1月28 日,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獲悉有消費者在新浪微博發文,反映上海好藥師楠溪江藥店近期隨意抬高口罩價格,即對上海好藥師楠溪江藥店進行檢查,發現上海好藥師楠溪江藥店近期銷售一次性活性炭口罩,進價1元/個,售價 2元/個,上述商品未錄入電腦進貨、銷售系統,銷售時涉嫌未明碼標價。對當事人涉嫌無明碼標價的價格違法行為,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
青浦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涉嫌銷售不合格產品案
1月27日,青浦區市場監管局接報反映位于青浦區青湖路869號的上海好藥師青湖店正在銷售過期口罩。經查,上海好藥師青湖店通過朋友介紹及網購等渠道購入防顆粒式口罩2批90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5萬個(均無合格證明材料)用作銷售,售價分別為20元/個和1.1元/個。對該藥店借疫情之機銷售不合格防疫用品的行為,青浦區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并啟動行刑銜接機制。
寶山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涉嫌未明碼標價案
1月27日,寶山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上海市寶山區三泉路1438號的復美藥房進行檢查。經查,當事人上海復美共泉大藥房從2020年1月27日開始以9元/副的價格對外銷美迪康一次性口罩(規格:HA-2115)85副,未按規定明碼標價。寶山區市場監管局已對當事人進行立案調查。
崇明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涉嫌篡改生產日期案
1月26日,崇明區市場監管局接到市民來電舉報,反映有人在位于上海市崇明區建設鎮運南村大隊部后面的一廠房內翻新口罩。經查,當事人雇人將手中一批已過保質期的非醫用口罩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進行篡改,企圖向外出售。崇明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予以立案調查,并對上述口罩進行了扣押。
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涉嫌未明碼標價案
1月23日,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接消費者舉報,反映轄區商戶在銷售“魚躍”醫用口罩時提價。經查,當事人上海奉祥堂大藥房有限公司現場“魚躍”醫用口罩已經售罄,當場無法提供進貨和銷售記錄。現場檢查時,當事人涉嫌未對所售的湯默臣藥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產的四層活性炭口罩進行明碼標價。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以涉嫌違反《價格法》相關規定,對當事人予以立案調查。
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涉嫌哄抬物價案
1月22日,閔行區市場監管執法人員根據舉報,對位于閔行區平陽路474號“時代聯華”超市進行檢查。經查,該店現場銷售的口罩均無標價,部分產品無中文標識,同時該店近兩日內在其網店內銷售的PITTA口罩兒童款價格由每盒69元上漲至每盒180元,成人款價格由每盒99元上漲至每盒118元,獨立包裝的一次性口罩價格由每只5元上漲至每只10元。當事人涉嫌構成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閔行區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
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涉嫌哄抬物價案
1月22日,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有商戶在美團外賣平臺上高價銷售口罩。經核查,普陀區曾平便利店便利店以69元/袋購得4袋日本進口PITTA口罩,在“美團外賣”平臺上以198元/袋的價格發布商品信息,4袋均已售出。當事人涉嫌利用疫情哄抬口罩價格,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
長寧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涉嫌無證銷售過期二類醫療器械案
1月22日,有消費者稱在位于長寧區的凌空soho京東便利店內買到過期口罩。經查,該店未能提供有效的二類醫療器械經營的備案證明,長寧區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在該店庫房內查見7包未拆封的“華益”牌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每包20個,產品標注生產日期為2017年06月09日,有效期兩年,現均已過期。當事人涉嫌經營過期的醫療器械以及未按規定備案等違法行為,長寧區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
奉賢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涉嫌哄抬物價案
1月21日起,奉賢區市場監管局陸續接到關于上海名頡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訴舉報,均為反映該公司在疫情發生后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網店售賣的口罩商品價格,其銷售的3M口罩官方銷售價為139元/盒,該公司銷售價為398元/盒。奉賢區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