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全省城鄉居民消費現狀調查報告之綜合篇。報告顯示,品質消費成為趨勢,消費場景日益多元和分散,新興消費廣泛使用,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本地高端供給不足,消費結構有待升級等問題。
零售模式受追捧
統計數據顯示,江蘇消費水平溫和增長,31-50歲消費者的月均支出收入比明顯小于18-30歲和51歲及以上的消費者??梢姡心晗M者的消費潛力更大。
雖然地區間公眾在未來消費分配、消費觀念上略有差異,但總體的趨勢一致,即消費逐漸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產品向服務消費的轉變,除增加儲蓄、投資和理財外,還傾向于購買高品質的日常吃穿和休閑娛樂消費。
調查顯示,百貨商場/購物中心、電商平臺/網購、連鎖/大型超市、餐飲場所的觸及率都在八成以上,線上消費、新興模式也較多使用和觸及。
四成以上消費者會優先選擇線上購物,平均線上消費金額占日常消費金額的45.1%。六成左右的被訪者表示他們有跨境消費的經歷,消費類別主要涉及美容彩妝、數碼家電、母嬰兒童、營養保健等。此外,新興零售模式也被公眾逐漸接受和使用,調查中顯示八成以上的消費者表示未來愿意到生鮮新零售店鋪消費。
服務仍有不足
調查顯示,現階段江蘇公眾的消費仍以商品性消費(吃穿用類)為主,前三位分別為:吃穿用消費、住行消費、信息消費。消費結構升級潛力巨大。
江蘇消費者跨境消費商品種類繁多,所消費的主要領域有美容彩妝類(27.4%)、數碼家電(21.5%)、母嬰兒童(20.9%)、個人洗護類(20.4%)、服飾鞋靴(15.7%)等。
結合消費者對江蘇省本地商品的評價來看,消費者對本地商品不滿意的品類與跨境消費有所重合。不滿意的前五個領域依次為食品、服裝鞋帽、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生活用品和個人護理化妝品。與跨境消費領域相對比,個人洗護化妝品、服飾類都是本地亟需升級的類別。
從不滿意領域來看,商品中食品、服裝鞋帽、生活用品、藥品/醫療器械均是消費者不滿意較多的領域;服務中不滿意的服務主要涉及餐飲服務、電信服務、教育培訓、房屋裝修等。衣食住行、醫療、信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不可或缺。在這類服務中,質量是基礎,服務是根本,應著重提高服務理念,完善服務體系,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使得消費者可以獲得多元化服務。
消保委建議
推進服務業發展
本次調查發現,江蘇省消費者對服務業的新需求不斷增加,有關企業應進一步提高服務業質量,提升生活性服務的規范性、專業性、精細化,調整服務產品供給結構,對接消費需求,同時注意規范服務流程,提升服務品質。積極通過科技、創新提升服務發展水平、增強服務能力。充分利用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推進服務技術手段,推動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
同時,江蘇省還需要全面改善優化消費環境,健全消費后評價制度,構建完善的跟蹤反饋評估體系,加強監測結果反饋和改進跟蹤機制建設。加強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加強消費領域信用信息采集,建立跨部門跨行業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機制,將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產品抽檢結果等信息向社會公開,為公眾提供公共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詢服務和消費預警提示。開展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