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省市場監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專題發布我省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分析報告。這是省市場監管局首次發布全省檢驗檢測行業統計分析報告。
一、我省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情況
(一)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概況
我省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以“傳遞信任、服務發展”為主線,堅持國際化發展方向和市場化改革目標,著力加強體系建設,營造市場環境,提高供給水平,形成發展氛圍,不斷推動檢驗檢測行業發展壯大,在機構數量、產業裝備、檢驗檢測能力、質量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得到長足發展。
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檢驗檢測機構2221家,從業人員80196人,擁有檢驗檢測儀器設備48.53萬臺套,儀器設備資產原值256.81億元,檢驗檢測機構面積1184.98萬平方米,參與科研項目1872項,擁有專利3926件,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105家,在境內上市和在新三板掛牌19家,總體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二)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特點
1、行業發展速率位于全國前列。2018年全省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同比增長6.01%,從業人員增長3.86%,檢驗檢測儀器設備增長4.86%,實現營業收入244.77億元,同比增長14.62%,位居全國第三。
2、新興領域發展優勢顯著。新興領域包括電子電器、機械(含汽車)、材料測試、醫學、電力(含核電)、能源和軟件及信息化等7個專業檢測領域,傳統領域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食品及食品接觸材料、機動車、農產品林業漁業牧業等5個檢測領域。2018年,從機構數量看,新興領域同比增加14.41%,傳統領域同比增加12.33%;從營業收入看,新興領域同比增長55.81%,傳統領域同比增長21.91%。在新興領域,電力行業服務機構數量增比最大,達42.86%,軟件及信息化營業收入增比最大,達70.13%。
3、產業布局與經濟發展現狀基本吻合。從地域分布看,2018年全省60%機構、70%從業人員和儀器設備、83%機構收入分布在南京、蘇州、無錫等地區。
4、集約化市場化發展趨勢明顯。從機構性質看,2018年企業性質的檢驗檢測機構1581家,占比71.18%,同比增加4.12%;事業單位性質的檢驗檢測機構544家,占比24.49%,同比減少4.58%。從控股情況看,私人控股機構占比46.11%,同比增加1%;國有控股機構占比31.16%,同比減少7.03%;集體控股機構占比4.55%,同比減少0.46%。2018年規模以上(營業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機構同比增加16.1%。統計顯示,規模以上機構以10.45%數量占比,創造了67.32%行業收入占比。
5、從業人員整體文化素質較高。在學歷方面,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員超半數,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比10.6%,大學本科占比45.7%,專科及以下學歷占比43.7%;在技術職稱方面,具有技術職稱人員超半數,其中,高級技術職稱占比13.5%,中級技術職稱占比22.6%,初級技術職稱占比21.7%。
(三)檢驗檢測服務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在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2018年全省2221家檢驗檢測機構服務范圍覆蓋江蘇95%的國民經濟行業,尤其在電子電器、機械(含汽車)、材料測試、軟件及信息化等新興領域,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同比增加14.41%,為新產品研發、質量判定等出具社會委托報告1864.1萬份。
二是在推進市場高質量監管方面。2018年江蘇檢驗檢測服務業以法律為準繩,以標準為基礎,采取科學有效的檢測方式,為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提供強有力保障。統計顯示,江蘇79家檢驗檢測機構承擔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任務,出具報告2.74萬份,386家機構承擔產品質量地方監督抽查任務,出具檢驗檢測報告41.63萬份,促進產品質量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三是在保障司法鑒定客觀公正方面。檢驗檢測機構作為第三方公證機構,運用科學的鑒定技術和方法,幫助案件承辦部門查明真相,保證案件審理質量。2018年江蘇省136家檢驗檢測機構承擔司法鑒定、仲裁檢驗檢測,出具報告10.01萬份,其中94家機構出具司法鑒定意見書8.1萬份,為司法公正提供了技術保障。
二、我省認可與檢驗檢測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強化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檢驗檢測市場秩序。全年完成1500多家檢驗檢測機構的監督檢查,配合做好3批次國家局雙隨機在我省的監督檢查工作,涉及15家國家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截至目前,共移交建議責令整改機構21家,建議撤銷資質認定機構5家。
二是推進“兩中心”建設,進一步提升檢驗檢測能力水平。注重發揮國家和省級質檢中心的行業引領作用,加強培育,嚴格管理,不斷提升檢驗檢測供給質量水平。目前,共建成國家質檢中心53個,省級質檢中心64個,綜合能力水平位于全國前列。
三是創建集服務與監管于一體的蘇檢通平臺,進一步提升監管和服務水平。突出服務政府決策,服務中小微檢驗檢測企業,服務監督管理,高質量建設、高水平打造檢驗檢測監管服務平臺。
四是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為契機,推進檢驗檢測區域化合作發展水平。參與制定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檢驗檢測領域2019-2020年度工作規劃;積極探索長三角區域檢驗檢測機構聯合監管模式,形成監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