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天津市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研究院、河北省食品檢驗研究院3家單位發起成立“京津冀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創新聯盟”,并簽訂《京津冀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創新聯盟合作框架協議》。
今年9月,為加強京津冀三地食品質量安全協同監管,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簽訂了《加強京津冀三地食品質量安全協同監管協議》,對三地食品檢驗監測機構實現數據互聯、檢驗報告互認,推動三地食品安全風險會商以及共同保障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食品安全等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此次京津冀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創新聯盟的成立,旨在落實《加強京津冀三地食品質量安全協同監管協議》要求,以科技創新為驅動,聚合京津冀三地檢驗檢測資源、技術創新資源、人才設備資源,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技術交流平臺,打造技術服務高地,全力推動京津冀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根據《京津冀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創新聯盟合作框架協議》,“技術創新聯盟”3家發起單位將重點在以下四個方面開展深度技術合作并力爭取得實質成效:
統一標準,做好食源性興奮劑的檢測技術儲備和賽區供奧食品的安全抽檢工作,共同推動北京冬奧會“兩地”“三賽區”食源性興奮劑防控高標準、同質化目標的實現,全力以赴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食品安全做好技術保障。
推動互認,統一京津冀三地食品檢驗參數、檢驗方法、判定依據,規范檢驗報告格式,明確檢驗報告涉及的檢驗信息,實現重點風險指標檢驗結果互認和檢驗過程可追溯,并針對食品安全檢測重點、難點項目,組織開展京津冀地區食品檢測機構實驗室比對和能力驗證,提升區域內食品檢驗機構整體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
聚焦重點,以國家食品安全抽檢監測項目為基礎,互通共享食品檢驗數據和風險信息,建立區域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協作平臺,定期召開風險預警交流會議,共同分析研討風險形勢,構建京津冀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研判、預警協同體系,為京津冀三地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深化合作,加強區域間學術、技術、人才交流及聯動,在人才培養尤其是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培養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構建京津冀食品檢驗人才庫。共享三方專家團隊,加強食品安全領域前瞻性新技術、新模式、新應用研究開發與合作,深化科企合作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京津冀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搭建科技創新平臺。
據介紹,此次京津冀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創新聯盟3家發起單位均為國家級食品質檢中心。京津冀三地“龍頭”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成立“技術創新聯盟”是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的具體舉措,是食品安全領域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有益嘗試,將為京津冀食品產業創新發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