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老年人保健品消費認知及消費狀況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廣告宣傳夸大其詞或與實物不符是老年人遇到的主要問題。北京市消協建議,針對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增加一個月的消費猶豫期,在猶豫期內可以選擇退貨。
本次調查采取定性訪談和問卷調查兩種方式,對象是在北京市居住一年及以上,且年齡在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問卷調查共計收集有效樣本823個。調查顯示,保健品的效果及其成分是老年人消費關注的主要因素;電視等大眾媒體,以及家人、朋友介紹是老年人獲取保健品信息的主要渠道;保健品公司組織的銷售活動是老年人的主要消費渠道;廣告宣傳夸大其詞或與實物不符是老年人遇到的主要問題類型;在遇到保健品問題時,大部分老年人愿意通過消協進行維權。
對此,北京市消協建議,針對以免費領取物品、知識講座、茶話會等銷售方式,誘導或欺騙老年人購買保健品的企業,加大懲罰力度,并納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同時增加老年消費者撤回權利,即針對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增加消費猶豫期,期限為一個月,在消費猶豫期內購買的商品,老年人享有撤回權利,可以向經營者要求退貨,經營者不得拒絕或拖延,以此避免老年人因為消費信息缺乏導致的非理性消費問題。
北京市消協提出,還需要充分利用社區和社區志愿者的力量,在社區建立老年人消費監督員,針對以保健品銷售公司活動為主要消費渠道的老年人,由相關部門提供培訓,對發生的違規銷售活動、違規宣傳的保健品銷售企業進行監督,形成保健品消費的社會共建共治格局。
總共: 1頁
作者:姜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