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企業盡享政策“紅利”,江蘇稅務部門全面落實“一戶式”精準服務,通過“點對點”“面對面”“一對一”小班制輔導,切實將減稅降費“真金白銀”轉化為企業減負降本、輕裝前行的“動力源”。
在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個車間,工程師正在調試鋰電池卷繞機,從這些生產設備下線的鋰電池將用于生產特斯拉汽車電池。
“2019年,個稅新政預計減稅550萬元(人民幣,下同),員工社保預計降費100萬元;增值稅率下調預計節省稅款2000萬元,同比下降34%;差旅費預計抵扣進項稅150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81億元……”這是稅務干部根據企業提供的數據為其測算的當年稅收減免明細。
“稅務部門的‘一戶式’清單服務幫我們把賬算的清清楚楚,為企業后續發展規劃提供了有益參考!”該公司財務總監徐崗介紹,政策紅利一方面用于企業二期工程,完工后企業產值將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用于提高員工生產生活條件,增強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
豐厚的稅收禮包賦予企業勇于破壁壘、攻核心的底氣。
今年以來,鎮江西門子母線有限公司實現銷售6.81億元,減稅降費新政實施后,1-7月公司減稅1059.9萬元、降費13.4萬元,這份稅收大禮包將為企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增添動力。
總部位于江蘇省張家港市的江蘇愛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對此也是深有感觸,據測算,僅增值稅稅率下調一項,就將為企業帶來超2500萬元的減稅紅利。
為保障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及時、準確、全面落實到位,今年以來,揚中市稅務局啟動“百強企業減稅降費季度行動”,為全市百強企業開出減稅降費“菜單”,建立一戶一檔的減稅清冊,全鏈條無縫對接服務企業發展。服務小組通過入企實地走訪、微信或電話開展線上服務共計473戶次,開出減稅降費服務“菜單”270份,解決了25戶企業提出的減稅降費政策性問題37項,做到件件有著落、件件有答復、件件有結果,確保減稅降費政策實打實、硬碰硬落地生根。
在稅務部門的“精心滴灌”下,一批老企業實現“舊貌換新顏”。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早的內燃機專業制造商之一,至今已累計生產柴油機3000多萬臺,產品出口到78個國家和地區。減稅降費政策成為這家百年民族工業企業的“新燃點”,助力企業舊貌換新顏。
“2018年我公司享受了15%的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共計減免171萬元。此外,殘疾人加計扣除159萬元,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免征應納稅所得額為759萬元,僅這兩項就抵減所得稅137.7萬元。”該公司財務主管杜鵑說。
“因減稅降費,公司流動資金變得更加充裕了,可以用這些資金加大了產品技改投入和節能環保研發投入,大大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杜鵑說,減稅降費的紅利也讓員工們嘗到了甜頭。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為員工增加了實際收入,今年1-6月公司個人所得稅同比減少了200萬元,員工到手的收入增加了。
“‘一戶式’服務真是一場及時雨,大到政策內容,小到具體稅費,稅務部門一筆筆幫我們算清了減稅降費的明細賬!”提及稅務部門的“面對面”服務,連云港味之素冷凍食品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國麗美說道。
“今年以來,減稅降費新政一波接一波,怎么用好用足政策是關鍵。這份‘菜單’已經是我們公司近幾個月收到的第4份減稅降費服務單了。”該公司負責人說,“稅務局的定制服務既貼心又實用,對我們企業來說真是‘及時雨’啊!”
南京微創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微創醫療器械、研發、制造及銷售的企業。針對其行業特點,當地稅務部門抽調業務精英成立專業團隊,以問題為導向,逐一進行“清單式”解讀,確保企業所涉稅收優惠應享盡享、應享快享。
“增值稅稅率調整,我們測算全年可以減免稅款約730萬元。”該公司財務負責人芮晨為說,“不僅如此,5月初稅務部門還組織我們參加了一場增值稅留抵退稅專項宣講會。目前我們也正籌備建設生產中心和國內外研發中心,這次面對面的政策輔導讓我們充分享受到增量留抵退稅的政策紅利。”
“這些紅利,還只是我們享受到的稅收優惠的一部分。”芮晨為稱,精準、高效的服務為公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國家一系列減稅降費優惠政策也讓企業的發展后勁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