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決策部署,根據《國務院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進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意見》(國發〔2019〕5號)、《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通知》(國市監信〔2019〕38 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國務院、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有關文件精神,轉變市場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監管行為,做到監管效能最大化、監管成本最優化、對市場主體干擾最小化,加快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著力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
二、總體要求
按照“堅持全面覆蓋、堅持規范透明、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協同推進”的總體要求,通過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增強市場主體信用意識和自我約束力,對違法者“利劍高懸”,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經營活動的干預,避免多頭執法、重復檢查,規范執法行為,提高監管效能。省局各業務處、各市、縣(區)市場監管部門要充分整合日常監管任務,避免多頭布署,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嚴格按照年度抽查計劃實施檢查。
三、工作要點
1.“雙隨機、一公開”作為市場監管的基本手段和方式,除特殊重點領域,原則上所有行政檢查都應通過雙隨機抽查方式進行,取代日常監管原有的巡查制和隨意檢查,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對列入市場監管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的事項,實施隨機抽查。原則上不再部署專項檢查和“全覆蓋”式巡查。
2.對未列入市場監管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的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行政事業性收費,特殊設備制造、安裝、修理、檢驗檢測,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計等事項,按現有監管方式嚴格監管。對特殊重要領域,要健全生產、檢驗管理信息系統,采用信息化手段實現生產檢驗數據自動采集、實時記錄、留痕可查,嚴禁人為篡改。
3.對通過投訴舉報、轉辦交辦、數據監測等發現的違法違規個案線索,要立即實施重點檢查。對通過大數據分析研判發現的普遍性問題和市場秩序存在的突出風險,要通過雙隨機方式,對所涉及的抽查事項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檢查,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抽查比例。對發生重大突發事件并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的嚴重風險要進行過篩式排查。
四、主要任務
1.編制省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在《市場監管總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的基礎上,梳理我省本級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依據《行政處罰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由市場監管部門行使的監管執法事項,依法定職責增加相應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內容,制定我省抽查事項清單。省局可以根據法律法規規章修訂情況對《清單》進行動態調整,并及時通過相關網站和平臺向社會公開。
隨機抽查事項分為一般檢查事項和重點檢查事項。重點檢查事項針對安全、質量、公共利益等重要領域,抽查比例不設上限,但不得超過100%;抽查比例高的,可以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確定檢查批次順序。一般檢查事項針對一般監管領域,抽查比例為企業市場主體的5%。各業務條線可根據監管職能確定具體的抽查比例。
2.建立檢查對象名錄庫。省局按照各業務監管領域建立市場主體庫、收費價格單位庫(主要指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食品生產主體庫、食品流通主體庫、餐飲單位庫以及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庫。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檢查對象名錄庫,如產品、項目、行為等其他主體庫。
其他涉及藥品監督和知識產權監管的市場主體庫,由省藥品監督局和省知識產權局自行建庫。
3.建立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省、市、縣(區)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建立本級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并在各市、縣(區)建立的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的基礎上,建立全省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包括各業務條線所有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具有行政執法資格的工作人員。各級各業務條線在建立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時,可按照執法資質、業務專長、工作區域、技術特點以及擔任角色等細化執法檢查人員身份標簽。對特定領域的抽查,還可吸收檢測機構、科研院所、行業專家等參與,通過提供專家咨詢意見等方式輔助工作,建立輔助檢查人員庫,滿足專業性抽查的需要。
4.制定隨機抽查工作規范。在總局抽查工作指引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修定完善我省抽查工作細則,明確抽取方法、檢查流程、內容、公示程序等。
5.統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平臺。省市場監管信息平臺下“雙隨機、一公開”模塊是全省市場監管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平臺。省局將不斷完善該工作平臺的功能,以滿足雙隨機抽查工作各個階段、多種模式的抽查工作需求,提高雙隨機的規范化、專業化水平,暢通數據歸集路徑,確保各類專業性抽查檢查結果及時有效歸集至相應主體名下。
五、規范檢查流程
(一)制定年度抽查工作計劃。
省局于每年1月底前制定省市場監管部門年度抽查工作計劃,各市、縣(區)可按照省局抽查計劃制定本級年度抽查工作計劃。各市、縣(區)年度抽查計劃應于每年1月初制定完成,原則上與省局計劃統籌考慮,明確抽查比例、抽查范圍和時間安排,并報省市場監管局備案。由總局統一制定抽查計劃的業務條線,應按照總局統一計劃要求實施。
年度抽查工作計劃以自然年為單位制定,可根據工作實際進行調整。2019 年度抽查工作計劃應于2019 年3 月底前制定完成。
(二)隨機抽取檢查對象。
按照年度抽查工作計劃,檢查對象由省、市、縣(區)局按照分工進行抽取。抽取過程中,要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監管領域、執法隊伍的實際情況,針對檢查對象的行業、領域、風險程度以及信用水平,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在保證必要的抽查覆蓋面的同時,注重監管效果,防止檢查過多和執法擾民。抽取過程應與紀檢部門、相關監管業務條線共同參與完成,確保公開、公正。
(三)隨機抽取執法檢查人員。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執法檢查人員的匹配工作。要綜合考慮所轄區域地理環境、人員配備、業務專長、保障水平等客觀因素,因地制宜選擇隨機抽取執法檢查人員的方式,既可以以本區域為單位抽查,也可以與相鄰區域執法檢查人員進行隨機匹配;既可以電腦抽取,人工匹配,也可以電腦抽取,智能匹配。每組檢查人員不少于2人。
(四)合理確定抽查檢查方式。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可以根據監管實際情況采取現場檢查、書面檢查、網絡檢查、委托專業機構檢查等方式。委托專業機構實施抽查檢查的,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強業務指導和監督。需要現場檢查的,行政執法人員應與被委托專業機構人員共同到場實施檢查。抽查檢查中可以依法利用其他政府部門檢查結論、司法機關生效文書和專業機構作出的專業結論。鼓勵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抽查檢查效率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五)強化抽查檢查結果公示運用。
除依法依規不適合公開的情形外,各市、縣(區)市場監管部門要在本次抽查任務完成后20 個工作日內,將抽查檢查結果通過“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平臺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涉及市場主體的抽查檢查結果,要及時歸集至江蘇省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強化結果運用,加快推進涉企數據共通共享和部門聯合懲戒,形成有力震懾,增強市場主體守法的自覺性。
對雙隨機抽查中發現的各類問題,要按照“誰管轄、誰負責”的原則做好后續監管的銜接。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加大懲處力度,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防止監管脫節。
(六)積極開展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按照《國務院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意見》(國發〔2019〕5號)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在地方政府統一領導下,發揮牽頭作用,積極與市場監管領域各相關部門開展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健全跨部門聯合隨機抽查監管機制,以“江蘇省市場監管信息平臺”為跨部門聯合檢查的平臺,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堅持“盡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問責”的原則,執法檢查人員凡嚴格依據抽查事項清單和相關工作制度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檢查對象未被抽到或抽到時未查出問題,只要執法檢查人員不存在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情形的,免予追究相關責任。要加強“雙隨機、一公開”的督查考核工作,依照總局文件規定的情形追責免責。省局將對各地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進行考核,必要時將有關情況通報地方人民政府。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9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