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泗洪:“四化”同步作表率 爭先創優進百強
2022年10月13日11:30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過去十年,宿遷市泗洪縣堅持深化改革創新,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連續突破“三個百億級”大關,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全省領先。奮進前行路,泗洪錨定百強縣的目標,在敢試敢為敢闖的精神指引下,再次揚帆起航。
1978年10月,墊湖大隊第五生產隊決定在全國率先實施 “大包干”。扛起“春到上塘”的大旗,十年來,泗洪改革創新不斷走向深入,“共享廠房”村村聯合、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在泗洪率先落地、全省首家“水電氣”并軌服務平臺建成運行……40項國家級、135項省級改革試點給泗洪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無限動力。與此同時,生態環境不斷優化,過去的十年,泗洪新增成片林20.42萬畝,人均公園面積17.16平方米,成功獲評“全國生態特色旅游縣”。
生態環境更美,人居環境更優,如今的泗洪,“開窗見綠、推門見景”,所到之處都是令人心曠神怡的美麗畫卷,正逐步成長為洪澤湖畔的一顆璀璨明珠。“出門就是公園,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我們感到很幸福。”市民周子涵說。
不僅生活好,還能賺得多。泗洪縣不斷加強18 條重點產業鏈全景圖和招商線路圖研究,“按圖索驥”主攻一批投資實、貢獻大、可承接的好項目。泗洪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裴玉龍表示,將聚焦“強工業、進百強”目標,大力開展招商工作,組織招商推介活動25場次,簽約項目103個,4個百億級項目落戶泗洪。
“從2010年籌建,2011年產生了五千多萬開票銷售,逐步到兩個多億,三個多億,五個多億,八個多億,到2021年泗洪的開票銷售突破22個億。”江蘇斯迪克副總經理倪建國說。
泗洪縣創新構建“365”招商工作體系。今年,平均每3天就簽約1個億元項目。2021年,泗洪縣規上企業731家、工業開票銷售收入495.23億元,較十年前均實現了翻番。
泗洪縣委書記楊云峰表示,十年來,我們堅持產業強縣,“實力泗洪”在跨越趕超中邁上了新的臺階。2021 年,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 395 億元,較十年前翻了一番,涉農村居集體經營性收入十年時間翻了兩番。十年來,我們堅持生態優先,“美麗泗洪”在綠色發展中展現了新的形象。禁捕退捕任務圓滿完成,河湖非法采砂全面禁絕,榮獲綠色江蘇建設十年突出貢獻獎,十年來,我們堅持傾情惠民,“文明泗洪”在共建共享中實現了新的突破。堅持把每年新增財力的 80%以上用于民生事業,3.8萬戶、11.8 萬名低收入農戶全部脫貧。
不破法規破常規,泗洪以敢為天下先的責任擔當,走出了一條后發快進的新路子,展望奮進路,泗洪縣再次扛起責任,加快實現“四化”同步,奮力奪取“最富活力改革試驗區”建設新成效,全力建設動能強勁的“活力泗洪”、產業興旺的“實力泗洪”、生態宜居的“美麗泗洪”、溫潤至誠的“文明泗洪”。
泗洪縣委書記楊云峰表示,我們將堅持發展為要,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充分發揮“365”招商體系的優勢,加強 18 條重點產業鏈全景圖和招商線路圖研究,確保高質量完成招商引資“1338”目標和產業項目建設“1113”的目標。加快 80項“六補六提”民生實事項目建設,切實抓好“醫教水住行”等民生大事,確保黨委政府“干的事”精準對接人民群眾“盼的事”。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勁頭推進縣域高質量發展,鞏固向好的形勢,力爭最好的結果,努力為全省、全市“勇挑大梁”貢獻更多泗洪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