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I換臉”能盜刷醫保卡?對外提供人臉照片需謹慎
2024年03月30日11:1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有些人利用這項技術的犯罪手段也越來越科技化。利用“AI換臉”“AI換聲”,進行違法犯罪的行為屢見不鮮。重慶某醫院的彭醫生就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醫保卡明明就在自己的身上放著,卻被電話告知有一名男子正在使用自己的醫保卡二維碼購買保健品,并且支付了大筆金額的消費,這是怎么一回事呢?來看重慶警方破獲的一起利用“AI換臉”盜刷他人醫保卡的案件。
2023年4月18日,重慶市某醫院的彭醫生正在做手術,彭醫生的同事接到附近藥房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稱,有一名男子正在使用彭醫生的電子醫保卡的二維碼購買保健品。
據彭醫生說,醫保卡共被盜刷了42805元,于是彭醫生立即報了案。
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石油路派出所民警 彭峰:當時民警就很疑惑,為什么手機和醫保卡在身上,醫保賬戶里的資金會被人動用,用來買相應的保健品這些物品。當時我們就接到一條消息,說這個犯罪嫌疑人還在楊家坪附近活動,當時民警就馬上出警前往楊家坪的藥店。
隨即民警調取了藥店附近的公共場所視頻,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段某,隨著調查深入,在當天晚上8時左右,在楊家坪另外一家藥房將正在實施盜刷醫保卡的犯罪嫌疑人段某抓獲。
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石油路派出所民警 彭峰:我們現場對段某進行了審訊,段某就交代,除了他以外,還有兩名同伙在進行醫保卡的盜刷活動。
通過犯罪嫌疑人段某的交代,民警偵查后布置警力在楊家坪一個車庫內,隨后將另兩名犯罪嫌疑人李某、袁某抓獲。并當場從他們駕駛的車上查獲用他人醫保卡盜刷購買的價值約5萬元的保健品。通過審訊,三名嫌疑人對盜刷他人醫保卡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石油路派出所民警 彭峰:他們交代他們是在互聯網受他人的指使,來重慶進行跑貨,他們的行內話叫跑貨。實際上就是有人將醫保卡的二維碼發給他們,他們再利用這些二維碼,將被害人醫保卡內的資金盜刷出來,購買成保健品,最后再販賣。
據了解,三名犯罪嫌疑人通過“AI換臉”在重慶主城區多個藥店盜刷他人醫保卡,涉案金額達14余萬元。據三名嫌疑人交代,除三人外,還有兩名上家在外省。渝中區公安分局刑偵支隊和石油路派出所隨即成立專案組開展工作。民警通過對嫌疑人交代的信息進行深入研判分析后,于2023年5月,專案組奔赴江西省,將兩名上家余某、李某某成功抓獲。
據警方了解,在這個團伙整個作案的過程中,先由兩名上家在網上購買一些醫生的信息,然后通過網絡搜索查找該醫生的照片。通過“AI變臉”軟件,來進行盜刷醫保卡。
通過調查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通過一些技術手段鉆了和藥房合作的某支付平臺的漏洞,將準備好的視頻進行人臉識別驗證,從而盜刷了受害人醫保卡。據了解,接到報案后,警方第一時間將漏洞反饋給了相關支付平臺。該支付平臺已對漏洞進行了修復,以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經查,這個以余某、李某某為首的犯罪團伙在重慶作案八起,涉案金額14余萬元。在四川成都作案十余起,涉案金額40余萬元。目前,該案的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同時,警方將加大打擊力度,對本案中專門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伙進行打擊。
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刑偵支隊四大隊大隊長 冷炎:提醒廣大市民朋友,不要在互聯網上過多暴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包括照片、視頻、語音等信息。對外提供人臉照片時,需要慎之又慎,特別是在互聯網上使用小眾軟件進行身份認證時,在開啟定位服務、輸入身份證號碼、錄入指紋信息、錄入人臉信息的時候,需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