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國際專家組成員、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教授塞婭·菲舍爾22日接受丹麥《政治報》采訪,批評一些西方媒體故意歪曲報道專家組近期在武漢開展的新冠病毒溯源交流合作,并指出武漢之行成果超出預期。
菲舍爾駁斥了美國《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所謂在武漢“無法獲得原始數據”的報道。她表示,武漢之行在很多方面都超出預期。中方做了充分準備,提供大量數據,專家組依據這些數據和文件展開了討論。
菲舍爾說,國際專家組與中方專家坐在一起,討論了重要議程,對彼此的觀點和能力相互尊重,在短時間內共同獲取了重要成果,這是漫長旅程重要的第一步,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紐約時報》本月12日刊文,聲稱援引近期赴武漢的世衛組織專家“說法”,稱中國繼續拒絕公布有關新冠疫情暴發初期的信息,這使他們很難發現重要線索以遏制未來這類疾病暴發。多名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及相關研究人員駁斥美國《紐約時報》,認為該報“故意歪曲”“斷章取義”,所謂“中方拒絕分享可能讓世界更加了解新冠疫情起源的原始數據”的報道與他們在中國的經歷不符。
世衛組織派出的國際專家組1月14日抵達武漢,與中方專家組成聯合專家組,共同開展新冠病毒全球溯源中國部分工作。2月9日,聯合專家組在武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專家組認為新冠病毒“比較可能”是經中間宿主引入人類,也“可能”是直接傳播或者通過冷鏈食品引入人類,“極不可能”是通過實驗室引入人類。
總共: 1頁
作者: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