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09:2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在全國文明城市長效建設的過程中,宿遷市始終把文明城市建設與維護市民利益、滿足市民需求結合起來,不斷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使宿遷真正成為文明之城、宜居城市、幸福家園。
在市區湖濱花園南苑,攪拌機、運輸車輛隆隆作響,工人們或粉刷墻面,或平整路基,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小區從2007年投入使用,長期以來,路面、公共設施破損,停車位不足、屋面漏水、飛線充電等問題日益凸顯,因此,對于小區的新面貌,群眾也是期待滿滿。
小區居民孫亭亭說:“每天都干得熱火朝天的,看到我們這個小區一天一個樣,我們心里面都特別地高興。”
今年以來,宿遷市聚焦群眾所需所盼,圍繞城市品質提升,投資1200萬元對包括湖濱花園南苑在內的 15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涉及外圍形象、綠化亮化、基礎設施、房屋維修等方面,涵蓋房屋外墻全面粉刷、增設機動車位、非機動充電樁、改造小區雨污分流系統等。
小區居民葉志傳說:“小區內這個車位改造,確確實實比以前要好了,也多了,(以后)我們都有地方停下來了。”
湖濱新區曉店街道湖濱居黨支部書記 居委會主任 李成華說:“樓頂(修繕)64戶,目前已經做到48戶。現在就是在這個工程,已經全部都做到80%以上,應該在12月底全部結束。”
如果說老舊小區改造解決了市民居住的“硬”需求,那么庭院開放則滿足了市民休閑放松的“軟”需求,讓幸福“升級”。走進市區,市委黨校、市交通局、市司法局等單位院墻已不見蹤跡,“庭院深深”變為“市民共享”,市民們也切身享受到城市發展帶來的“綠色福利”。
市民蔡女士說:“之前上班都會路過交通局,現在可以通過里面走過去,就會方便很多,然后這里面還有很多椅子,風景也很好看,休息的時候也可以坐在里面看一看。”
自單位庭院開放式改造以來,宿遷市按照“人進得去,有空間活動,有服務功能”的要求,把功能完善與單位庭院開放式改造相結合。根據周邊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開放共享庭院綠地、公共設施、文體設施。截至目前,已經開放改造單位庭院60家,中心城區95%以上的行政機關庭院實現敞院開放,共享綠地面積約56萬平方米,受益人群超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