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3日10:32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修好一條路,造福一方人。近年來,江蘇宿遷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以“生態宿遷,農路暢行”為主題,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7月9日,在宿遷市宿豫區順興線幸福大道一號線上,參加“騎行江蘇看美麗農路”專題宣傳活動暨全省“四好農村路”助力鄉村振興現場會的數百名外地游客一路騎行。寬闊的柏油路兩側楊柳依依,緩緩流淌的世紀河碧波蕩漾……一幅十里水鄉畫卷緩緩呈現。
“一個是我們農村建設的綠化,再一個農村建設一個規劃,特別是農村公路這方面,給這個農村出行提供了一個很高的檔次,特別好。”無錫游客許大春感嘆道。
作為宿遷市宿豫區最有名的一條“四好農村路”,幸福大道一號線全長10.8公里,它的建成通車,串聯起了周邊鄉鎮的各類資源,給沿途10萬畝休閑農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我們用短短三年時間,蓮藕種植從1000多畝地目前擴展到11000畝地,然后發展我們旅游業,目前做成杉荷園旅游景區。我們集體收入從原有的17萬,目前去年達到230萬左右。”宿遷市宿豫區新莊鎮振友社區黨委書記丁春龍說。
“沿線的景區、景點依托梨花節、草莓節等活動,進一步推廣了當地民俗文化特色,以及采摘種植產業,農家樂、采摘園、都市果蔬園、民宿等多業態、多種類型的鄉村旅游產業,逐步形成并成規模化發展。近四年來,以幸福大道為沿線的景區共接待游客88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84億元。”宿遷市宿豫區委常委副區長李偉說。
立足片區特色,宿遷市各地以生態綠色為肌理,以產業集群為基礎,以農旅融合為特色,以強村富民為導向,建立“農路+電商”、“農路+旅游”等融合發展模式,形成了沭陽“花香綠道”、泗陽“泗水桃源、怡路向陽”、泗洪“泗水流年、歸途如虹”、宿豫“網聚幸福、不期而豫”、宿城“我心歸宿、暢美之城”等系列全省優秀農村公路發展品牌。
在宿遷市泗陽縣穿城鎮小史集社區,水泥路變成了柏油路,路面拓寬至6米。道路的提檔升級招引了宿遷市泗陽縣東籬花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落戶,大面積推廣以“公司+農戶”模式的菊花種植。目前,該社區村集體收入達到了130萬元,人均年收入2.3萬元。
“自從建成這條路以后,無論是外地來參觀的,還是我們當地農民進出,都很方便順暢。”宿遷市泗陽縣穿城鎮小史集社區黨委書記史以亮說。
截至去年底,宿遷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1448公里,基本形成了干支銜接、布局合理、連接城鄉、覆蓋全市的公路交通網絡。宿遷三縣兩區于2019年底在蘇北率先全部創建成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切實解決了農民群眾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
“十四五”時期,宿遷市交通運輸部門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進農路建設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更加完善的建設、管理、養護、運營協調發展的農村交通體系,讓農村公路真正的成為農民群眾的“致富路”。
編輯:杜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