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09:50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作為電商名城,宿遷市在脫貧攻堅工作開展過程中,充分利用電商帶動就業效應,在全市范圍內打造了企業、基地、村居三級電商就業扶貧e站509個,帶動2.55萬名低收入人口就業,成功實現脫貧。
分揀、打包,早上八點,宿城區王官集鎮歐廟村村民梁珍就來到了村里的一家干花廠上班,她負責的檢驗和打包工序對技術要求較低,因此她很快就能上手。
“現在我一月1000多塊錢,加上我老公兩個人養一家人,負擔也輕多了,家里面也能照顧老人了。”宿城區王官集鎮歐廟村村民梁珍說道。
萬家翔工藝品主要生產各類仿真花,采取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產品通過網絡銷往各地,年產值1300余萬元。由于仿真花生產工藝較為簡單,因此,50、60后留守人員、殘疾人、低收入戶成了這里就業的主力軍。
“我們的工廠里面現有的是130個人左右,因為我們的工種比較特殊,每個家庭都可以拿回去做,帶動170個家庭,貧困戶有38家。”宿城區萬家翔工藝品總經理王猛說道。
現在,在宿遷,像萬家翔工藝品這樣的“企業型e站”共有154家,帶動6700人就近就業。為了帶動更多的人加入電商產業發展,宿遷市還強化電商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政策“一單清”、服務“一站式”、功能“一卡通”,為電商企業集聚發展提供溫潤的土壤。
“我們為電商初創企業提供了水電網全免,租金三年免兩年的優惠政策。”宿城區順河街道人武部副部長王昆說道。
“通過基地這邊的很多優惠政策,再加上我們自身的努力,我們也隨著店鋪的做大,業績的做大,也解決了周邊群眾的就業,(用工)我們已經到45個人了。”大草電商負責人王宗朗說道。
以企業、基地、村居三大e站為載體,宿遷創業載體平臺的建設為創業者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同時也為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提供了就業創業的新“舞臺”。截至目前,全市509家就業扶貧e站,共帶動2.55萬名低收入人口就業。